岳阳,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文明薪火相传,重教兴学之风长盛不衰。抗日战争时期,炮火轰鸣,古城蒙难,众多校舍惨遭损毁,大批学校被迫停办。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学校坚韧不拔、辗转迁徙,保存了民族复兴的希望,延续着中华文化的星火,岳郡联立中学(简称岳郡联中)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翻开岳阳市档案馆的馆藏档案,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追忆岳郡联中在抗战中辗转搬迁仍弦歌不辍的尘封历史。
岳郡联中创办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最初名为岳州府中学堂,位于岳州府城学道岭(今岳阳市二中校园)。学校由当时的巴陵、平江、临湘、华容四县联合办理,办学经费由四县分担,校长由四县公举。其创始人吴獬,是晚清学识渊博的才子、学者、教育家、民俗学家和楹联大家。1913年(民国二年)学校更名为湖南省第三联合中学,1931年改名为湖南岳郡联立初级中学。1933年7月,李航寰经四县联合推选为校长。李航寰系平江长庆(今属虹桥镇)人,1899年出生,国立武汉大学毕业,先后任岳郡联中校长17年,是该校史上任职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位校长。
图为岳阳文庙(大成殿),为当时学校礼堂。
图为岳郡联立中学创始人吴獬。
图为岳郡联立中学教职员合影。
图为岳郡联立中学学生自治会。
图为抗战期间的岳郡联中校长李航寰。
抗战期间,岳郡联中在校长李航寰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几经搬迁仍坚持办学,从未间断,成为湘鄂赣抗日前线唯一一所完全中学。其间在平江办学六年,初中、高中共有毕业班30个,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在湘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
图为1934年岳郡联中学生籍贯比较图。
艰苦迁徙
1938年11月11日,日军侵占岳阳,与中国军队隔新墙河对峙。离新墙河不远的画眉湾已不安全,岳郡联中奉令迁移。
图为1938年11月,一队日军行进在距岳阳文庙不足500米的竹荫街。
图为1938年岳郡联中师生离开文庙时,在棂星门前最后一次集体合影。
按照当时省教育厅的规定,湘北地区的中学要往省内西部迁徙。但李航寰认为西迁于学生多有不便,而平江地处山区,完全可凭借地形躲避敌人侵扰。经李航寰多方奔走求援,当局最终决定将岳郡联中迁往平江。
在筹划联中迁校复课时,校舍、教具、图书资料一无所有,李航寰仅带着一枚校印回到平江,殚精竭虑,四方奔走,筹集经费,延聘教师,租用民房,借买课桌,于1939年2月在平江县童市镇(原钟洞乡)杨源洞周家大屋和袁家大屋复课。
图为1943年岳郡联中在平江杨源洞办学点。
初到平江,白手起家,设备奇缺。加上学校田产久在沦陷区,租息收入无几,省、县经费极其有限,只能就地取材,添置一些最基本的教学设施。缺少课桌,就用长木板,两头砌砖垛,一搭坐四人。缺少教材,老师就自己编写,然后由县城搬来邻近校本部的一家石印厂用手摇印刷机承印,而后又花三千余元购置了必需的图书、杂志、挂图和基本的体育器材。另外增设了一个卫生室,安排了一名国医,同时添置劳动工具锄头、簸箕60余套。
在李航寰和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岳郡联中平江部很快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从最初的140余名学生,到1942年,学校已经有9个班623人,教职工也达37名。次年又租了附近的烟舟大石板屋增设第三分部,开办高中,改名为湖南岳郡联立中学。
图为1945年岳郡联立中学在平江烟舟村办学点。
1944年平江沦陷,学校被迫迁至平江土龙源(今龙门镇),租用吴家大屋3栋民房复办,并在岳阳县渭洞延寿庄开设分校,方便岳阳、临湘、华容籍初中生就读。1945年8月抗战胜利,学校又从土龙源迁回杨源洞。1946年,岳郡联中高中部由钟洞迁平江金窝余家大屋,初中部则迁往平江夹山燕子大屋。之后初中部复迁至岳阳县城康王桥附近。1947年,岳郡联中高中部从平江钟洞杨源洞迁回岳阳县城学道岭学校原址,初中部仍留在康王桥,至1948年才迁回学道岭。
弦歌不辍
在抗战中办学,困难很多。首先是日军经常进犯,兵荒马乱,无一块安静的读书地。1939年9月24日、1940年10月6日、1941年11月20日、1944年5月8日,日军四次侵占平江县城。县城距离杨源洞校址不到15公里,时常听到日机轰炸声和枪炮声,人心惶惶,影响学习。李航寰和几位教职工在危急时日夜轮流值班,监视敌情,随时应变。
日军第一次侵占平江县城时,有一股日军向钟洞方向进犯。学校闻讯,随即带领几百名师生挑着行李和书籍转移。几百名师生在吴家祠堂附近住了三天,就断炊了,只好求援于当地驻军79军军长夏楚中。经军部同意,将联中学生临时编为“抗日学生宣传队”,由军队为他们供应口粮。李航寰带领学生们每天提着石灰水桶,翻山越岭写抗日标语。直至日军撤退,宣传队解散,学生才各自回家。
当时有10位华容的学生前往平江求学,为了绕过日军在岳阳的铁路封锁线,驾船强渡洞庭湖区,不幸翻船遇难,学校闻讯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校长李航寰亲自为大会挥泪写对联:“一舟风雨最愁人,怕看浊浪排空,泪没群英同屈子;八百湖山归圣地,帐峨苍天凭悼,纵横老泪哭诸生。”沉痛之情溢于言表。
岳郡联中的生活极为清苦,吃的是糙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睡的是楼板房,禾场做操场,田埂作跑道。物质条件如此恶劣,但师生们以苦为乐,坚持参加种菜、搬柴、运米、助厨等劳动。学生自己动手搭建简易教室,双手磨出血泡,腿脚划出鲜血,仍无人叫苦。学生每日黎明即起,手捧书本,边读边走,读书声与啾啾鸟语、潺潺流水共鸣。
图为岳郡联立中学校歌,创作于1913年,作词吴獬,作曲不详。
图为岳郡联立中学作息时间表。
图为岳郡联立中学师生一览表。
图为岳郡联立中学各科课程大纲。
薪火不息
抗战胜利后,岳郡联中将迁回岳阳,此时高中部有3个班,初中部有12个班,学生近1000人,教职员工60名。
为避免平江籍学生失学,1945年冬,李航寰与刘剑鸣、曾茂等平江籍老师发起筹办湘北中学,得到钟期伟、李蕃熙等教育界人士的热情支持。李航寰将自家部分田租带头捐献办学。又得到平江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共筹集田租1778石,作为办学基金,并得到省教育厅批准。1946年,湘北中学在平江金窝张家大屋创办。1952年,改名为平江县第二中学。
图为1947年湘北中学甲山旧址。
抗战八年来,岳郡联中历经斗争洗礼,数度搬迁,走过一条崎岖艰难的办学道路。他们不管形势如何严峻、条件多么艰苦,始终屹立在湘北最前线,高扬重教育才的旗帜,让大批失学学子得到良好的教育,让巴陵大地教育薪火相传。岳郡联中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何长工、曹瑛等革命先辈就是突出代表,这些巴陵英才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奉献了岳阳力量。
图为岳郡联立中学学生毕业证。
抗战时期的文化传承,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困境中的不屈不挠,展现了中华儿女对文化的深深眷恋。这段珍贵的历史,激励着后人在追求知识、传承文化的道路上不断砥砺前行。
图片来源:岳阳市档案馆和平江县第二中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