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魏征《隋书·地理志》“荆州风俗篇”记载,洞庭渔歌起源于战国时期,经历了两汉、三国时期的“作歌而行”,盛唐时期的“排筏号子”“船工号子”等形态,至宋代形成独具风格的渔歌对唱和拉网小调,逐步走向完整,范仲淹《岳阳楼记》就有“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记载。南宋杨么起义失败后,大批渔民上岸安置,喏喏咚和渔鼓筒子从水上渔歌析离出来,成为单独表演的品种。渔歌后期吸收花鼓戏、巴陵戏的舞蹈形式,具有亦歌亦舞的表演形式。
洞庭渔歌由渔民口头创作,口头表演,以群体或家族的方式传承,表现形态多样。洞庭渔歌的内部构架有船歌、采莲曲、喏喏咚、渔鼓调;洞庭渔歌的表现形式有哼唱、齐唱、领和式齐唱、吹奏、对唱、歌舞、纯自然和声演唱、弹唱;洞庭渔歌的主要内容有劳动类渔歌、生活类渔歌、爱情类渔歌、送别类渔歌、祭祀类渔歌、弘道类渔歌等。渔歌词往往是渔民见景生情,即兴抒怀,随口编唱;常用比兴手法,艺术形象比较集中、单一,表现的内容直接朴实;其曲调主要源于洞庭渔民中广泛流传的民间小调,这是在渔歌、湖歌、灯调的相互影响、掺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调,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打起渔鼓走四方剧照 (洞庭街道办事处提供)
2006年,洞庭渔歌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洞庭渔歌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洞庭渔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陈岳林。
1977年岳阳市第一届洞庭渔歌盛况
(岳阳楼区文化馆提供)
盘渔歌 (传承人陈岳林提供)
洞庭渔歌 (岳阳楼区文体新局摄制)
水乡恋歌 (岳阳楼区非遗保护中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