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决定督查激励2017年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地区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买足球的软件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18〕28号),决定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5个省(区、市)、82个市(地、州、盟)、116个县(市、区、旗)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24项奖励支持措施。通报提出,对落实鼓励和支持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工作力度大,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等任务完成较好的浙江、山东、河南、重庆、贵州五省市予以督查激励,明确2018年对上述省(市)在安排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时给予倾斜和支持。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创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充分调动和激发各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各地切实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推动形成主动作为、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前期,在总结去年激励实施工作的基础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有关会议精神,对就业创业激励措施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完善了政策依据、考核内容、评价方式、激励措施和工作要求等内容。两部还健全完善了全面涵盖各地就业工作核心指标完成情况、重点群体就业情况、资金保障使用情况、创业工作成效、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及工作成效、督查落实情况等因素的评价体系,对各地就业创业工作成效进行量化得分和综合评比。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排名,并兼顾考虑东、中、西地区差异,两部推荐浙江、山东、河南、重庆、贵州五省市为2017年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地区,并在履行公示程序后报国务院办公厅批复。
此次予以督查激励的浙江、山东、河南、重庆、贵州五省市,2017年坚持把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重要位置,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就业目标任务,为保持就业局势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五省市就业创业工作不仅在整体上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全面开花,还分别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推进就业扶贫、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加强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实施了一批接地气、有力度、群众获得感强的实招硬招,形成了一系列好的经验做法和工作举措。其中,山东省“建设创业大学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河南省“出台有力扶持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等做法被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通报表扬。五省市表示,受到督查激励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将珍惜荣誉,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做好新时代就业创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将以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为有利契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买足球的软件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主动对标先进地区好的经验做法,接力探索、接续奋斗,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全力以赴确保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奋力谱写新时代就业事业新篇章,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地区典型材料之一
统筹推进 多措并举
推动就业质量和规模双提升
——浙江省2017年就业创业工作典型经验
2017年,浙江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质量不断提升。2017年,全省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7.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73%,为全国就业局势稳定贡献了浙江力量。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做法:
一、创新就业创业政策
进一步压实政府责任,健全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就业目标责任考核制度,2017年全省各级财政共投入4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创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买足球的软件促进就业创业的系列重要文件精神,按照“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原则,制定出台工商登记“多证合一”、10万元以下创业担保贷款坏帐由创业担保基金代偿等支持创业、宽容失败的高含金量政策举措,形成了以创业带动就业为主线的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就业政策体系。
二、优化创业创新环境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通过与阿里巴巴签订农村电商合作协议,连续三年每年投入上千万打造“奇思妙想浙江行”创业节目品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组织创业精准服务等系列举措,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全省累计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1.8万余个、孵化基地339家,每年帮助3万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超过15万人。目前,浙江省市场主体总量达593.35万户,每万人市场主体个数位居全国第一,“双创”已经成为浙江省扩大就业规模的新引擎。
三、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持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重点推进全省高校就业服务指导站建设,积极筹建线上线下联动的就业实践平台,将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标准提高至3000元,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高位运行。深入推进省内农村劳动力余缺调剂工程、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等,2017年共帮扶12.88万名就业困难人员、7.2万名低收入农户实现就业增收。率先出台省级机关按比例安置残疾人政策举措,招录26名残疾人公务员,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务院残工委在全国范围推广。
四、强化公共就业服务
实现就业基层平台全覆盖,全省共建成31957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配备3.95万名专兼职协理员。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对就业服务主要事项名称、依据、时限、表单、流程等实行全省“八统一”和网上办理,群众办事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零次跑”。同时,依托1万家企业和99个人力资源市场,建立了失业动态、企业用工、人力资源市场“三位一体”监测体系,切实增强防范和化解失业风险的能力。
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地区典型材料之二
发挥就业支撑作用 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省2017年就业创业工作典型经验
2017年,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促进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出台《买足球的软件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发挥就业支撑作用,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全省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8.2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稳定,实现了就业稳、创业兴。
一、筑就大众创业高地
全力打造创业盛会,成功承办首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全景展示我国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等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成果,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积极发展创业载体,建成大学生、留学人员、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专业化创业孵化基地(园区)643家,省级示范平台达到161家。着力做优创业大学,进一步整合资源,为创业者提供集创业咨询、培训、实训、孵化于一体、贯穿创业全过程的跟踪指导服务,“建设创业大学加快创新人才培养”被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作为典型经验予以通报表扬。
二、夯实人力资源支撑
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统筹做好“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引导高校毕业生主动对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到城乡基层、小微企业和重点领域就业创业。2017届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达到94.22%,同比提高0.45个百分点。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2017年全省共培训新成长劳动力、企业在职职工等各类人员65.7万人。
三、兜牢困难群体底线
积极稳妥做好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努力拓宽内部分流安置渠道,将钢铁煤炭企业稳岗补贴标准提高至70%,妥善分流安置去产能企业职工4.12万人,有效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3年行动计划,农民工就业质量明显提升,市民化进程加快。实施就业精准扶贫,在全国首创“就业扶贫车间”扶贫模式,已累计建成“就业扶贫车间”6126个,共吸纳12.6万贫困人口就业;开发“互助扶贫公益岗位”,安置贫困人口就业7428人,实现“脱贫”与“济困”双赢。
四、优化就业服务供给
大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精准服务、品牌服务、标准服务、智慧服务和满意服务建设,建成就业充分型、创业活跃型、平台智慧型、服务规范型“四型”社区400个。开展《就业创业证》与社会保障卡“证卡合一”改革试点,全面实现社会保障卡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应用。探索利用移动大数据进行就业监测分析。创新开展“春风行动”、“名校直通车”、对口劳务协作等专场招聘活动,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
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地区典型材料之三
打造人口大省民生品牌
——河南省2017年就业创业工作典型经验
2017年,河南省坚持将促进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攻坚克难,推动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工作的亮点。
一、圆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民生实事
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把“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纳入全省十件重点民生实事,连续印发8个政策文件,在支持创业、就业服务、职业培训、促进新业态发展、就业补助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拿出更接地气的实招硬招。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各市县在“做实”上下真功,推进城镇新增就业实名制,在街道、乡镇建立就业帮扶台账。推动就业创业服务向基层下沉,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立省级和星级充分就业社区创建评选制度。探索就业服务新模式,举办招聘会1900余场,帮助54.7万人次实现就业,建成投用中国中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连续四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百亿,发放总量近千亿元,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全省共新增城镇就业144.2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76%,圆满完成目标任务,并在省人大就业创业工作专项询问中得到充分肯定。
二、返乡创业工作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
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力做好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作,构建创业政策、创业服务、创业保障“三个体系”,完善示范县、示范园区、示范项目“三个抓手”,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建立返乡下乡创业项目库,形成返乡创业“雁归效应”。2017年,全省共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24.74万人,累计返乡创业100.95万人,带动就业594.78万人。河南省“出台有力扶持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做法,在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中被列为典型经验通报表扬。
三、省级层面率先出台职业培训法规
持续深化“部省合作共建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河南”,省人大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河南省职业培训条例》,实现了职业培训由行政推动向依法促进、由注重规模数量向强化内涵质量的历史性转变。完善技能人才成长政策体系,贯通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开展各类职业培训342.7万人次,51.8万人次进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新培养高技能人才18.9万人,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
四、织密筑牢重点群体就业保障线
织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经线”, 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为抓手,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有新提升。织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纬线”,2017年共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939万人,其中省内转移就业1762万人,占到总数的60%。托住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底线”,失业人员再就业43.09万人,城镇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万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守住贫困劳动力就业“保障线”,帮助43.4万人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地区典型材料之四
构建新机制 打造新品牌
推动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重庆市2017年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材料
2017年,重庆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买足球的软件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以“就在山城”、“渝创渝新”两大品牌为抓手,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4.23万人,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3.4%,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一、构建“行政+市场”就业创业工作机制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将促进就业创业纳入对区县党政“一把手”的实绩考核;制定出台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持续加大本级财政投入,2017年地方财政投入资金11亿元,占筹集资金总量的50%。结合本市重点产业发展,重点打造中国重庆人力资源产业园,发挥人力资源、培训、家服、创业“四联盟”及重点产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小微贷款担保公司、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渝家人家政服务公司“四平台”作用,形成政府与市场协同配合、各有侧重的就业服务新格局。
二、实施“就在山城”就业促进计划
建立涵盖全市2106万劳动力资源信息和3000家企业用工信息的两个大数据库,开发“蓝金领”求职平台,实现企业用工、劳动者就业实时无缝对接。实施就业创业富农工程,开展“百企进村”、“培训下乡”等专项行动,精准施策,累计帮助18.9万农村贫困人员就业。狠抓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和支持返乡创业两项重点工作,建立家庭服务“云平台”和15个家庭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制定家政、育婴、养老、保洁四个行业服务标准,打造“山城大嫂”、“巫山红叶姐”等特色品牌,回引32万名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定制服务”计划,通过“线上登记需求、线下对接服务”,7个工作日内上门量身制定帮扶措施,全年帮扶1.3万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连续9年达90%以上。开发公益性岗位10万个,保障困难群体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三、打造“渝创渝新”创业品牌
实施“政策助创、雏鹰培育、金融助力、服务助航、会员联动、文化厚植”六大专项行动,全方位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依托小微担保公司,建立“政担银”机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亿元,回收率达99.8%以上。以开展创业活动为抓手,提供要素对接平台,承办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全国总决赛,举办首届“渝创渝新”创业生态峰会,营造浓厚创业氛围。搭建“一基地三园区”创业孵化平台,实施动态管理和绩效评估奖补,培育市级创业载体93家。全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9万户,同比增长9.6%,带动就业近120万人。
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地区典型材料之五
做好最大民生 造福贵州百姓
——贵州省2017年就业创业工作典型经验
2017年,贵州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买足球的软件就业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层层落实就业工作考核,加码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打造“全省通办、掌上办理、只跑一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更实政策、更强举措、更优服务,确保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推动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特别是贵州省紧扣贫困程度深、面积广、人口多的实际,狠抓就业扶贫,创新系列举措,全年共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50.6万人,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14.6万人,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79.1万人,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助力。
一、积极构建就业扶贫工作大格局
建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省市统筹、县为主体、乡镇为重心、村为主战场、户为基本单元的就业扶贫攻坚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密切配合、合力攻坚的就业扶贫工作大格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门组建就业扶贫工作指挥部,实行每名副厅级干部对口联系一个市(州)、厅内各处室(单位)挂帮66个贫困县,76名优秀干部到市(县)人社部门挂职的就业扶贫工作统一调度机制,全力以赴推动就业扶贫工作。
二、推动完善就业扶贫政策培训体系
2017年,贵州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密集出台了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精准推进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促进就业脱贫工作方案的通知、加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就业脱贫的实施细则、精准推进就业扶贫工作方案、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为就业扶贫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同时,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专门筹集4亿元培训资金,大力实施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技能培训和家政护工等紧缺劳务人员培训,切实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2017年,全省共进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技能培训46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5.97万人。
三、不断夯实贫困劳动力基础工作
按照“七个精准”(即精准识别对象、精准制定帮扶计划、精准开展职业培训、精准开展岗位服务、精准实施就业援助、精准服务重点群体、精准开展就业创业扶持)要求,建立全省统一的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全程服务卡、岗位信息数据库、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台账“一卡一库一台账”制度,实现人人有卡、村村有账、县乡有库的数据链。截至2017年底,全省184.09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力信息全部录入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收集省内外就业岗位160.87万个;为137万贫困劳动力建立全程服务卡,推荐就业服务218.7万人次。
四、全面打通省内外就业扶贫渠道
实施劳务输出战略合作,与中铁、中建等劳动密集型国有大型企业建立战略性劳务合作关系,累计促进贫困劳动力在建筑行业就业16.96万人、制造业就业29.14万人。加大劳务协作力度,全省8个市(州)与对口帮扶城市签订劳务协作框架协议,提高贫困劳动力输出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开展省内劳务协作,贵阳市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区域优势强、就业岗位多的特点,每年主动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用于吸纳省内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劳动力就业。引导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重点围绕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创设一批扶贫车间、村社代工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就业安置点等就业创业新载体,引导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