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洞庭渔歌

市文广新局 2024-02-21 16:00 浏览量:

洞庭渔歌流传于岳阳市岳阳楼区,面积约172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地处湘北,襟带长江,怀抱洞庭,处于湖区与丘陵的结合部,毗邻鄂、赣二省,西临洞庭,北依长江,三面环水,四季分明。因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故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洞庭渔歌源自战国时期,最迟在北宋年间,就已广泛流传于古岳阳地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便有“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描述。

洞庭渔歌曲调流畅、婉转、有浓厚的地方风味,节奏鲜明,曲调丰富,辽阔,带有很浓的地方风格,湖区人民广泛流传,由领歌人起首,一唱众和,音调高亢,婉转,饶有风味。有对唱、独唱、合唱等等,在湖区广泛流传。代表作有《湖风吹老少年郎》、《养女莫嫁驾船郎》、《河水哪有我眼泪多》、《十二月渔民苦》、《我撒网子妻荡浆》、《阳雀子唤醒打鱼人》、《送郎一条花手巾》、《赶郎不到是冤家》、《篙子一响船要开》、《情姐下河洗茼蒿》、《郎想姐来口难开》、《蓑衣歌》、《情姐爱的打鱼郎》、《吃茶歌》、《盘渔歌》、《洞庭仙》等三百余首。


洞庭渔歌

1977年洞庭湖上渔歌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