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43060024/2025-2288224
  • 发布机构:市水利局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生成日期:2025-04-25
  • 公开日期:2025-04-25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23条省级“美丽河湖”映照岳阳碧水重生

来源:岳阳晚报2025-04-25 17:22
浏览量:1|| | ||

  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碧波浩渺,水鸟翩跹。

  七年前,“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在此落地生根。而今的岳阳,以“治水”为笔、“节水”为墨,在163公里长江岸线、50%以上洞庭湖水域面积和1500多平方公里东洞庭湖湿地间,书写了一幅“水清岸绿、城水共融”的生态画卷。

  长江岸线复绿率及5个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到100%,23条河湖跻身省级“美丽河湖”名录,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

  这组数据背后,是系统治水的智慧革新,更是全民节水的行动自觉。

  而最直观的答卷,写在岳阳百姓的家门口——曾经的“污水沟”变身生态公园,老旧小区披上“海绵新衣”,社区花园里雨水循环浇灌着绿意,水清岸绿的画卷中跃动着人居幸福的底色。

  织密水域治理“天罗地网”

  4月19日上午9时许,乌江河面跃动着细碎的光。作为该段水域的河长,康王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森带着巡河小分队踏上堤岸开始巡河。

  眼前宽阔的河道如缎带蜿蜒向前,修建的生态护坡如同给河岸披上了铠甲。行至小桥段,保洁队正驾着小船打捞水面漂浮物。“这些枯枝是昨晚暴雨冲下来的。”李森俯身捡起岸边草丛中零星的生活垃圾。

  这条完成蜕变的河流,早已成为康王乡的“水动脉”。它既承担着防洪排涝的重担,也维系着千亩良田的丰收期盼,更守护着沿线百姓的安居梦。可谁能想到,几年前的乌江河却是另一番模样。

  “那时河道淤积严重,最窄处仅有1米多,河内外还有很多垃圾。”李森介绍,康王乡境内的乌江河段长约16公里。整治前的河道淤塞如肠梗阻,漂浮的塑料袋缠着枯枝,与现在清波潺潺的景象形成强烈对比。

  随着河道清淤、生态护坡建设、防洪排涝等举措的深入实施,如今乌江河畔,巡河护河已成为全民参与的自觉行动,碧波清流间流淌着共治共享的生动景象。

  这样的治理图景,正是买足球的软件河湖长制纵深推进的生动缩影。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买足球的软件持之以恒抓整改、抓治理、抓保护、抓建设,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2217名河湖长、1989名河湖警长、1172名民间河长与6368名志愿者,共同编织成覆盖全市165条大小湖泊、280条汇入长江和洞庭湖河流的立体监管网络。

  海绵建设破解“水城矛盾”

  如果说河湖治理是治水工程的“大动脉”,那么海绵城市建设就是维系水生态系统的“毛细血管”。

  在岳阳楼区西瓜山湿地公园,调蓄容积3.0万立方米的海绵湿地坑塘宛如“城市绿肺”。层层叠落的生态滤池中,水生植物随风摇曳,步道上游人如织。

  “这里曾是黑臭水体重灾区,雨天污水横流,晴天蚊蝇滋生。”市城乡建设事务中心海绵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化改造,不仅完善了片区蓄排平衡体系,有效改善区域内水体水质,构建水生态系统,还恢复了片区“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使整个片区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这种“海绵+治水”的协同效应,在岳阳多维度铺开。走进岳阳楼区华泰小区,75岁的曾娭毑正在雨水花园里侍弄花草:“以前下雨天积水能淹到膝盖,现在路面透水砖吸水快,花园还能存水浇花。”

  这个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旧社区,通过铺设透水路面、建设下沉式绿地等海绵改造,实现了小区径流控制、面源污染控制和雨水利用的目标,让小区居民告别了内涝,老居民楼间的“边角料”地块更是变为家门口的雨水花园。

  自2021年入选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买足球的软件实现了水资源“慢下来、净起来、活起来”。截至目前,全市有序推进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228个,其中还打造了一批先行示范区,西环线、麦子港、学院路等六个先行示范区已全面实现区域内涝积水点消除,东风湖、三大湖等城市内湖水体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最终实现了“城水相融、污涝共治、统筹兼顾”的片区建设示范模式,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持续优化。

  拧紧“流量阀”,激活“水价值”

  这场守护一江碧水的生态治理攻坚战中,既要重拳治污截断当下浊流,更需系统节水涵养源头活水。

  近年来,买足球的软件坚持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四水四定”原则,以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为主线,通过开展取用水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刚性落实取水制度、加强用水统计、大力提升监测能力水平、严格计划用水管理等举措,持续提升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管理水平。

  在全面推行刚性节水举措的同时,买足球的软件还积极探索系统节水新模式——“海绵社区+水权交易”,以市场化手段推动雨水资源高效利用,有效节约市政用水。

  来到金泰滨城小区的绿植区,物业经理刷下卡片,蓄水池中的雨水便通过喷淋系统精准浇灌绿植。“这些水‘身份’可不一般,它们刚完成一场从‘天上到地下,再跨小区旅行’的奇妙旅程。”物业经理指向不远处一条黑色管道笑道。

  这条穿越中奥名居、金泰滨城两个小区的“水动脉”,正是岳阳市开发中路海绵雨水利用示范项目,也是买足球的软件首批“海绵社区+水权交易”试点项目。

  位于开发中路两侧的中奥名居与金泰滨城,曾因用水模式差异形成鲜明对比:2021年建成的中奥名居,采用智慧海绵虹吸排水调蓄系统,有组织地将雨水收集排放至蓄水池,回收再利用,小区公共区域年自来水使用量约1.5万吨;建于2015年的金泰滨城未采用海绵城市理念,每年要耗费8万吨自来水浇灌绿化和清洗道路。这种“旱涝不均”的现象,在2024年被一条输水管道打破。

  “中奥名居就像‘水银行’,邻居从中取出富余雨水。通过雨水交易,中奥名居实现闲置资源增值,而金泰滨城绿化浇灌成本节约了约4.8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双向共赢。”市城乡建设事务中心海绵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岳阳市海绵雨水利用水权交易示范项目看似是雨水交易的“小切口”,却能撬动水资源集约利用的大变革。项目通过构建“蓄水-净化-交易-复用”全链条循环模式,不仅能有效减少雨水径流污染,缓解城市内涝压力,同步节约市政用水,更是推动城市从“工程治水”向“系统治水管水”转型。

  “守护好一江碧水”,不仅是生态命题,更是民生工程。站在七周年的新起点,岳阳以“治水”修复生态基底,以“节水”重塑发展逻辑的生态故事仍在续写。

  数说守护

  ●截至目前,长江岳阳段岸线复绿率及5个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到100%,23条河湖跻身省级“美丽河湖”名录,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

  ●自2017年买足球的软件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2217名河湖长、1989名河湖警长、1172名民间河长与6368名志愿者,共同编织成覆盖全市165条大小湖泊、280条汇入长江和洞庭湖河流的立体监管网络。

  ●自2021年岳阳入选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全市有序推进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2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