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政府信息公开

岳阳楼区(岳阳楼片区、南湖片区、经开片区)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2021-2035年)

来源: 岳阳楼区自然资源局 发布时间: 2023-04-27 15:55 浏览次数: 1

 

 

 

 

 

岳阳楼区(岳阳楼片区、南湖片区、经开片区)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2021-2035年)

 

规划文本

 

 

 

 

 

 

 

 

 

 

 

 

 

 

 

 

 

 

 

岳阳楼区自然资源局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然资源局

南湖新区自然资源局

二〇二三年四月

 

前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中共湖南省委买足球的软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的决定》、《中共湖南省委买足球的软件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及党的二十大重要精神,全面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依据自然资源部《买足球的软件开展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45号),衔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湖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岳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岳阳楼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等相关规划,编制《岳阳楼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此次《规划》将岳阳楼片区、南湖片区、经开片区统一进行编制,由岳阳楼区自然资源局、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然资源局、南湖新区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编制。

《规划》以2020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212035年, 近期至2025年,中期至2030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

《规划》以生态、农业、城镇空间为对象,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严格坚守自然生态安全底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科学布局和组织实施生态修复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切实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显著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碳汇能力,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生态价值转化,推动形成生态保护和修复新格局,谱写美丽楼区篇章。

本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岳阳楼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的指导性规划,是编制和实施有关生态修复相关规划、工作方案的主要依据。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1

第一节 自然资源状况.................................................................................................................................. 1

一、 行政区划............................................................................................................................................ 1

二、 地形地貌............................................................................................................................................ 2

三、 气候条件............................................................................................................................................ 2

四、 水文水系............................................................................................................................................ 2

五、 地质及矿产资源.............................................................................................................................. 3

六、 生物资源............................................................................................................................................ 3

七、 土壤状况............................................................................................................................................ 4

八、 自然保护地资源.............................................................................................................................. 4

第二节 生态修复工作成效......................................................................................................................... 4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5

一、 机遇...................................................................................................................................................... 5

二、 挑战...................................................................................................................................................... 7

第四节 重大风险............................................................................................................................................ 8

一、 城市化进程加快致使生态保护压力增大............................................................................. 8

二、 生态保护红线守护难度加大..................................................................................................... 9

三、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不足............................................................................................................... 9

四、 水土保持和水环境保护意识不足............................................................................................ 9

第二章 问题与评价.......................................................................................................................................... 10

第一节 基础分析.......................................................................................................................................... 10

一、 生态空间.......................................................................................................................................... 10

二、 农业空间.......................................................................................................................................... 13

三、 城镇空间.......................................................................................................................................... 15

第二节 问题识别.......................................................................................................................................... 17

一、 生态空间问题识别...................................................................................................................... 17

二、 农业空间问题识别...................................................................................................................... 20

三、 城镇空间问题识别...................................................................................................................... 23

第三节 综合评价.......................................................................................................................................... 24

一、 城镇建设空间扩张过快,其他空间受到一定挤压....................................................... 24

二、 永久基本农田与三调地类冲突.............................................................................................. 24

第三章 总体要求............................................................................................................................................... 25

第一节 指导思想.......................................................................................................................................... 25

第二节 基本原则.......................................................................................................................................... 26

一、 坚持生态优先,自然修复为主.............................................................................................. 26

二、 坚持问题导向,分类部署施策.............................................................................................. 26

三、 坚持全面统筹协调、精准治理原则.................................................................................... 26

四、 坚持公众参与,创新共治原则.............................................................................................. 27

第三节 规划范围和期限........................................................................................................................... 27

第四节 规划目标.......................................................................................................................................... 27

一、 总体目标.......................................................................................................................................... 27

二、 分阶段目标..................................................................................................................................... 28

第五节 指标体系.......................................................................................................................................... 29

第四章 总体布局与修复分区...................................................................................................................... 30

第一节 生态保护总体布局...................................................................................................................... 30

第二节 生态修复分区................................................................................................................................ 31

一、 水生态修复治理区...................................................................................................................... 32

二、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区................................................................................................................. 33

三、 综合整治和生态保育区............................................................................................................ 35

第三节 重点区域与单元........................................................................................................................... 37

一、 水环境治理与水体保育重点区.............................................................................................. 38

二、 生物多样性维护重点区............................................................................................................ 38

三、 人居环境重点整治提升区........................................................................................................ 38

四、 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重点区........................................................................................................ 39

第五章 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 40

第一节 重点任务.......................................................................................................................................... 40

一、 生态空间主要任务...................................................................................................................... 40

二、 农业空间主要任务...................................................................................................................... 42

三、 城镇空间主要任务...................................................................................................................... 44

第二节 重大工程.......................................................................................................................................... 45

一、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45

二、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 49

三、 森林质量提升重点工程............................................................................................................ 50

四、 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52

五、 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55

六、 生态网络和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56

第六章 综合效益分析..................................................................................................................................... 58

第一节 生态效益分析................................................................................................................................ 58

一、 筑牢生态屏障................................................................................................................................ 58

二、 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58

三、 整体提升生态系统服务............................................................................................................ 58

第二节 经济效益分析................................................................................................................................ 59

一、 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59

二、 带动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59

三、 推进生态经济绿色发展............................................................................................................ 59

第三节 社会效益分析................................................................................................................................ 60

一、 树立生态生产和生态生活意识.............................................................................................. 60

二、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60

第七章 保障措施............................................................................................................................................... 61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61

一、 加强规划实施政府主导,落实地方责任.......................................................................... 61

二、 实行系统管理,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管理机制....................................................... 61

第二节 强化政策制度................................................................................................................................ 62

一、 完善环境质量政策机制............................................................................................................ 62

二、 落实生态补偿政策...................................................................................................................... 62

第三节 加强技术支撑................................................................................................................................ 62

一、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62

二、 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激励机制..................................................................... 62

三、 加强环境监测、预警、监察能力......................................................................................... 63

第四节 强化资金保障................................................................................................................................ 63

一、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63

二、 资金使用管理................................................................................................................................ 63

第五节 鼓励公众参与................................................................................................................................ 64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            自然资源状况

一、          行政区划

岳阳楼区,隶属湖南省岳阳市,地处东经113°03′45″113°15′05″,北纬29°13′40″29°27′00″。位于岳阳市西北部,洞庭湖与长江汇合处。其北面为云溪区,西部临洞庭湖,与君山区隔水相望,西北隔长江与湖北省监利县相望,东面与岳阳县接壤,总面积40766.35公顷。岳阳市中心城区,是岳阳的政治、文化中心。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111日零时,岳阳楼区常住人口980401人。

岳阳楼区行政区范围内街道(乡镇)包括城陵矶街道、服务城陵矶工作组、洞庭街道、望岳路街道、岳阳楼街道、枫桥湖街道、洛王街道、站前路街道、东茅岭街道、吕仙亭街道、金鹗山街道、五里牌街道、王家河街道、三眼桥街道、奇家岭街道、郭镇乡、南湖街道、求索街道、湖滨街道、龙山管理处、月山管理处、金凤桥管理处、通海路管理处、木里港管理处、西塘镇、康王乡。

其中:岳阳楼片区管辖区域为:城陵矶街道、服务城陵矶工作组、洞庭街道、望岳路街道、岳阳楼街道、枫桥湖街道、洛王街道、站前路街道、东茅岭街道、吕仙亭街道、金鹗山街道、五里牌街道、王家河街道、三眼桥街道、奇家岭街道、郭镇乡;南湖片区管辖区域为:南湖街道、求索街道、湖滨街道、龙山管理处、月山管理处;经开片区管辖区域为:金凤桥管理处、通海路管理处、木里港管理处、西塘镇、康王乡。

二、          地形地貌

岳阳楼区属丘陵低山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向洞庭湖倾斜。地貌以岗丘地貌为主,间与平原、湖泊犬牙交错。山丘呈波状,湖、东风湖、吉家湖、长江镶海拔多在50~150米间,最高点康王乡黄峁山365米,南湖、枫桥嵌于城区周围,水资源丰富。地处城中心的金鹗山,峰峦盘结,绿树成荫,主峰海拔97米,为城区最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岗丘被推平,建成工厂区与住宅区,外力的作用,改变了原来的自然地貌。

三、          气候条件

岳阳楼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春温多变,降雨集中,寒流频繁,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季明显,夏秋多旱,四季分明的特点。城区多年平均气温17.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3℃1971.7.21),极端最低气温-11.8℃1956.1.23),多年平均降雨量1352mm,历年最大降雨量2337mm1954年),多年平均蒸发量1446.6mm,区内多年平均降雨总量2.5亿m3,年平均径流深770 mm,径流总量1.5亿m3,多年平均风速2.8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0m/s,历年极端最大风速28.0m/s1965.7.21),年无霜期281天,年日照时数为1730小时。

四、          水文水系

岳阳楼区紧临东洞庭湖和长江,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芭蕉湖、吉家湖、东风湖、南湖等规模湖泊,涉及乌江河、游港河、王家河、南港河、北港河、黄梅港、羊角山河及支流白鹤垅港等河流。

五、          地质及矿产资源

岳阳楼区地处江南古陆,地层发育不全。仅出露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和第四系。区内老地层出露范围大,岩浆岩不发育,热活动极其微弱,但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强烈构造变动的影响,各期次构造形迹相互重叠交错,形态复杂。

岳阳楼区矿产资源主要有钒、石煤、铀、金、硅质岩、砂岩、砂砾石、紫砂陶土、砖瓦黏土、地下水等。岳阳楼区矿产资源潜在总价值为23.64亿元,每平方千米可达0.137亿元。人均潜在资源价值为5400元。

六、          生物资源

岳阳楼区处于洞庭湖东岸,包括东洞庭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岳阳楼区有野生动物3069110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鹤、白头鹤等11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26种,省级保护的有53种。

岳阳楼区属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亚地带。植物种类繁多,可鉴植物种类80科近200多种。乔木主要是松科的马尾松、湿地松,杉科的杉木,樟科的樟树,壳斗科的白栎、麻栎、苦储、毛栗等,另外还有桃树、李树、柑橘、桑树等。灌木主要有金缕梅科的檵木,杜鹃科的映山红,蔷薇科的山莓、山楂,冬青科的冬青草。山林离城区近,由于生产集约化程度较高,原始生态类型基本上被人工取代,乔木的种群主要是衫木、国外松、樟树。另外由街道树形成的街道林带也是人工营造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

七、          土壤状况

境内地形为丘岗地貌自东向西向沿湖平原过渡,故成土母质类型多样。土壤分布为郭镇一带低山、丘陵区以黄红壤、山地黄壤为主,京广铁路两侧及环湖岗地以红壤、河潮土为主,土壤类型则以水稻土、菜园土、紫色土为主。郭镇乡一带为淹育性水稻土,包括黄泥田、红黄泥田及耕型第四纪红土红壤,含有丰富的氮元素和较多的钾元素,适宜水稻生长,菜园土分布于城郊梅溪、五里、北港一带,有2个亚类,4个土属,10个土种。

八、          自然保护地资源

岳阳楼区范围内共涉及2个自然保护地,为岳阳楼麻布山省级森林自然公园和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第二节            生态修复工作成效

“十三五”时期,岳阳楼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坚定不移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围绕“四个全面”,全力服务“一极三宜”战略目标。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大力推进环境风险防范,着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建设在多领域全面推进。“十三五”时期岳阳楼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流域、重要湖泊水质达标率以及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生态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区域生态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自然生态系统总体稳定向好,生态服务功能逐步增强,生态安全屏障骨架基本构筑,为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一、          机遇

(一)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党的二十大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防治外来物种侵害。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空前的历史高度和战略地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已成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的主要工作内容。

(二)碳达峰的愿景为生态修复带来新气象

国家主席习近平做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承诺,生态环境保护进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的新时期,推进绿色发展的方向不会变、力度不会减。在2020922日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在2021311日,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逐步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2021625日,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开启,交易中心设在上海,登记中心设在武汉,碳交易正式进入市场,开始承担温室气体减排最核心的作用,并促进建立具有威慑力的排放倒逼机制,督促企业加快向绿色转型的进度,鼓励生产低碳排放的产品,由此全面提升我国企业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促使我国外贸向绿色化方向升级。岳阳楼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展全域的生态修复,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下,加强国土的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三)“三高四新”发展战略增添新动力

“三高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发展锚定的新坐标新定位新使命,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十二次全会进行了全面部署。岳阳市将按照建设“一个中心、三个高地”的定位要求,深入实施“一核双港三带”展导向,坚持走“产业兴旺、开放包容、品质高端、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融合共进之路,着力建成“一带一部”内陆开放高地、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高地,为岳阳楼区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持条件。

二、          挑战

(一)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性不足

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管理体制和协调联动机制尚不完善,落实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理念和要求仍有很大差距。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的规划体系正在建立,规划目标、规划任务和重点区域等主要内容的传导协调机制尚未完善。部分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治理措施相对单一,忽视了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性不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成效不明显。

(二)自然灾害风险加剧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加,干旱洪涝、极端高温等自然灾害风险加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面临威胁,造成生态系统局部退化,降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保护修复成效巩固难度加大。

(三)土地供需与耕地保护矛盾加大

面对岳阳楼区发展的建设需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压力较大。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和建设用地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将成为岳阳楼区土地利用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在土地资源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土地的利用方式转变为新的挑战,也对生态保护修复提出更高要求。

第四节            重大风险

一、          城市化进程加快致使生态保护压力增大

随着岳阳楼区城区的拓展及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导致城市机动车数量及污染物排放量、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人口密集区空气质量的改善难度增加,生态改善压力增大。

二、          生态保护红线守护难度加大

东洞庭湖湿地、麻布山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资源利用的矛盾较为突出。非法侵占林地和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防控难度日益加大,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艰巨,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破坏时有发生,野生动物对农作物、家畜造成的损害不断加大、损失无法也无力赔偿,群众救护野生动物无力补偿,生态保护红线守护难度加大。

三、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不足

环保统一监管协调机制尚未健全,环境保护综合协调力度不够,环保专业人才不足。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统计、环境宣教、环境信息化等方面的能力建设相对薄弱,不能适应当前环境管理的要求。环境监察执法取证、在线监控、污染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方面能力缺乏。环境执法存在取证难、部门协同配合有待加强、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问题。

四、          水土保持和水环境保护意识不足

近几年来水土保持投入虽有所增加,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得到重视,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但群众水土保持和水环境保护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加上水土保持和水环境保护预防监督机制还不完善,监督执法工作没有完全到位,致使少量开发建设项目仍然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

 


第二章 问题与评价

第一节            基础分析

一、          生态空间

(一)森林资源

根据岳阳楼区林地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受到自然条件、城市发展等因素影响,林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岳阳楼区的东部和南部。从林地保护等级来看,岳阳楼区无I级保护林地分布,IⅠ级保护林地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0.01%,零散分布在岳阳楼区范围内。而等级较低的IIIIV级保护林地面积占比达99.99%,其分布则没有明显的聚集区域,广泛分散于全市各地区,城市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林地保护等级越低,虽然该部分林地面积存量大,但是需要予以保护并合理引导、适度利用。全市森林资源总面积13349.32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3396.43公顷,占森林面积25.44%;商品林面积9952.89公顷,占森林面积74.56%,生态公益林占森林面积比例较低,建设任务仍很艰巨,需要进一步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力度。森林覆盖率32.75%,主要受自然禀赋条件限制,存在林地面积少,水域、农田面积相对较大,林地空间有限的不利影响,全区森林覆盖率较低。

(二)湿地资源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同时,还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依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岳阳楼区的湿地类型均为内陆滩涂,面积为160.23公顷,湿地率为0.40%。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湿地主要位于飘尾社区,面积为88.23公顷,占湿地总面积达55.06%

(三)水资源现状

近几年来,通过对区内的水库和东风湖、吉家湖、芭蕉湖、南湖、王家河、羊角山河、黄梅港、磨刀港等内湖流域的系统治理,河湖水质明显好转。

(四)矿山与地质灾害

历史遗留矿山。根据自然资源部下发废弃露天矿山图斑和省自然资源厅对图斑数据现场核实情况,岳阳楼片区共有18处废弃露天矿山(34个图斑)被纳入治理范围。其中建筑用凝灰岩矿1家,砂岩采石场2家,页岩矿2家,粘土矿砖厂13家。其经区政府研究确定同意修复其中废弃矿山5个,修复面积34.26公顷。经开片区历史遗留矿山图斑总数8个,其中已恢复治理图斑6个,未进行恢复治理图斑为2个,未恢复治理面积3.22公顷。拟2023-2024年对未恢复治理的2个历史遗留矿山图斑进行修复。

地质灾害。根据2020年湖南省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岳阳楼区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及地面沉降。岳阳市岳阳楼片区地面沉降危害最大,其次为滑坡和崩塌。郭镇乡隐患点数最多,遭受的损失较大;岳阳楼街道只有一处地面沉降,但遭受损失最大,且由于威胁对象是名胜古迹,因此受威胁的财产是最多的。南湖片区滑坡危害最大,其次为地面塌陷和崩塌。月山管理处遭受的财产损失和受威胁的财产都是最多的。经开片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10处,险情均为小型。潜在威胁人口1人,潜在威胁资产3.2万元。按照地质灾害类型统计如下:崩塌潜在威胁垃圾中转站1处,农田25亩,威胁财产约162万元;滑坡潜在威胁人口45人,房屋36间,公路40m,水库2座,财产512.5万元。从空间上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和低易发三个分区。岳阳楼区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岳阳楼区西南部,其地质灾害主要以滑坡为主。

(五)生态保护现状

1)自然保护地

岳阳楼区全区包含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省级森林自然公园,总面积2314.08公顷,占国土面积比例5.68%

a) 森林公园:共1处,为岳阳楼麻布山省级森林自然公园,总面积为423.97公顷,位于岳阳楼区郭镇乡。

b) 自然保护区:共1处,为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881.11公顷。

2)风景名胜区

岳阳楼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为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

3)生态保护红线

根据岳阳楼最新划定的“三区三线”成果中,岳阳楼区范围内涉及到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705.25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1.73%

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根据目前岳阳市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数据与岳阳楼区行政区范围进行叠加分析,岳阳楼区涉及到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金凤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面积为473.11公顷。

(六)水土流失状况

按全国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划分,岳阳楼区属于以水力侵蚀为主类型区中的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的类型主要是水力侵蚀,部分山丘区存在着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有部分地区土壤侵蚀较为强烈。水力侵蚀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面蚀和沟蚀。根据公布的岳阳市第三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数据,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1574.32km2,其中岳阳楼区涉及到水土流失的面积为74.62公顷。

二、          农业空间

(一)耕地综合质量情况

耕地资源连片性分析。集中连片的耕地有利于提高道路、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规模效益,有利于发挥大型机械耕作的优势,有利于对耕地进行生产经营和保护管理。此外,耕地的“连片性”程度与实现农业产业化、普及农业科技、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数据分析来开,岳阳楼区的集中连片耕地主要分布在岳阳楼区的东部和南部,主要分布的乡镇为西塘镇、康王乡、郭镇乡等乡镇。其中集中连片值最高为康王乡与木里港管理处交界处地块,集中连片耕地面积达325.56公顷。

耕地破碎化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岳阳楼区大部分耕地平均地块面积都处于2000-5000平方米之间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18.79%,耕地破碎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岳阳楼区属于城市中心区,建设用地占比大,耕地面积较少,使得耕地被建设用地分割而变得零散破碎。平均地块面积都处于5000-10000平方米之间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81.13%,主要集中在西塘镇、康王乡与郭镇乡,相对集中连片或分散连片,破碎化程度较低,适宜农业机械化耕作。

耕地综合产能情况。岳阳楼区吕仙亭街道、东茅岭街道、五里牌街道、王家河街道、站前路街道及岳阳楼街道无耕地,其中郭镇乡、西塘镇、康王乡、求索街道木里港管理处、龙山管理处、月山管理处、三眼桥街道、及湖滨街道是岳阳楼区耕地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较高的区域,且占绝对优势。金额山街道、城陵矶街道、洛王街道是产能最小的区域。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情况。根据最新岳阳楼区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岳阳楼区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为3295.73公顷,其中水田面积为2716.85公顷,旱地面积为578.88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岳阳楼区的东部和南部。

(二)农村建设用地布局情况

从岳阳楼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中提取农村居民点矢量数据,岳阳楼区共辖172个村(居)委会,涉及农村居民点的村(居)委会为125个,农村居民点总共计9740个,总面积为3686.54公顷,经计算,离散程度大于1的村(居)委会有南湖风景区、大屋湾居委会、吕仙亭居委会、长动居委会、年丰巷居委会、北港社区、洞庭居委会、重湖居委会、八字门社区、花园坡居委会。离散程度最小值为0.007——新站居委会。

三、          城镇空间

(一)城镇生态质量

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用状况。根据岳阳楼区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岳阳楼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3112.41公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111日零时,岳阳楼区常住人口为980401人,人均城镇用地为133.75平方米/人。根据岳阳楼区最新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分析,岳阳楼区城镇开边边界范围面积为14695.78公顷。

城镇公园与绿地。将岳阳楼区城市绿地设300米缓冲区,并叠加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居住用地得出以下分析:城镇开发边界内居住面积为4919.69公顷,公园绿地覆盖的居住面积为1242.58公顷,仅占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居住用地的25.26%,绿地覆盖率较低。岳阳楼区公园与绿地的总面积为365.87公顷,仅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2.79%

城镇闲置用地情况。根据闲置用地的相关数据分析,岳阳楼区闲置用地规模为岳阳市最大,达216.08公顷,其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有待进一步提高。从闲置用地的空间分布来看,全市城镇闲置用地空间分布不均衡,各乡镇间闲置用地面积差异较大。其中金凤桥管理处闲置用地规模最大,达109.50公顷;金鹗山街道规模最小,仅0.24公顷。根据规模大小可将各地区划分为四级:第一级面积大于100公顷,仅包括金凤桥管理处;第二级在50100公顷之间,包括木里港管理处和服务城陵矶新港区工作组;第三级面积在1050公顷之间,包括龙山管理处和奇家岭街道;第四级面积小于10公顷,包括岳阳楼街道、康王乡、洛王街道和湖滨街道等9个乡镇。因此,金凤桥管理处是未来城镇闲置用地再开发的重点区域。

(二)城镇人居品质

截至2020111日零时,岳阳楼区常住人口980401人。岳阳楼区按照“征地拆迁、产业规划、土地出让、招商引资、项目服务”一条龙工作思路,举全区之力推进土地依法征收“百日攻坚”和棚户区改造征拆工作。先后实施征拆项目84个,动迁居民2.8万户,腾地1.3万亩,这为岳阳楼区未来510年发展腾出广阔空间。城区基础设施提质增效进展明显,城市外围的东环线、南环线全面拉通,北环线即将通车,西环线2021年可基本建成;城市内部的湘北大道、德胜北路延伸线等17条主干道路建成通车,完成炮台山路等城市次干道改造15条、小街巷提质150条,“外部配套成环、内部纵横成网”的地上大交通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第二节            问题识别

一、          生态空间问题识别

(一)部分森林区域存在一定生态风险

森林破碎化趋势明显。森林生态破碎化趋势明显,城市化、农业和工业发展加剧了对自然的压力,也使一些地区的景观和自然区域愈加破碎化,生态系统整体性持续减弱。特别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公路、水道),将原有大规模的自然生态空间分割成许多分散的、零星的自然斑块,对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产生阻隔作用,横向截断了不同物种种群生存区域,降低了种群在不同区域的栖息地之间扩散和迁移到潜在栖息地的能力。

困难立地绿化难度大。因道路等工程建设,规划范围存在一定量的受损弃置地,主要为堆积地,地块石砾多、土层薄、立地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成本高,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难度大,造林成果难以巩固,成为了我区全面推动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的攻坚难题。

森林质量有待提高。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岳阳楼区的森林资源虽然在数量上实现了较大的增长,森林的总体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但仍有少部分水系、交通沿线生态廊道范围内森林群落结构相对简单,树种结构也不尽合理,许多林相层次单一这种状况将会导致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减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同时,森林也较容易遭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威胁,严重制约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不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增多,局部地区出现了森林生态功能退化、湿地退化萎缩、生物多样性降低、水土流失加重等生态退化现象。近年来,通过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但是,由于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的长期影响,水土流失、湿地功能退化、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受挤压等现象依然存在。

(二)局部区域水生态环境仍然突出

随着城市发展,区域内水体存在水面侵占、水体分割、水质污染等若干环境问题,地表水和地下水面临多种污染威胁。①水面被侵占。区内由于水域空间管控力度不够,农业发展时填湖造田;城市发展时圈占和填埋湖面、水塘;房地产开发时围垦湖泊、挤占河道、蚕食水域。主城区被城市建设侵占水域、破坏水系等严重忽视河湖保护问题突出。②水体被分割。主城区主要四湖围挽筑堤后,内湖之间互不连通,降低了自净能力。③水质被污染。一是长江干流岳阳段有污染。二是内湖污染严重。由于截污工程难以彻底解决外源和内源污染的问题,内湖、外湖都成了纳污湖,东风湖和吉家湖的污染源有点源37个排污口、合流制溢流污染、面源污染、内源底泥污染等造成吉家湖存在黑臭水体。水生态退化严重。区内部分河道脱流干涸,河湖水力和生态联系阻隔,河道内生态用水不足。山水林田湖草缺乏统筹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碎片化严重。东风湖、吉家湖、黄梅港等湖泊河流仍未得到有效治理,区域范围内存在裸露边坡及块石,水生动植物生境破坏;水质严重污染,藻类、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疯长,生物多样性缺失;多为自然驳岸,破坏严重,生态系统脆弱。水体流通性差,东风湖和吉家湖水系连通性差,隔堤阻隔,湖体水动力条件极差。由于水质恶化导致的生态退化严重影响河湖生态系统的健康,造成动植物种群减少,植被退化,岸带景观破损,进而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形成恶性循环。全区整体水生态形势不容乐观,急需进行综合治理,恢复水生态系统的活力,提升城市形象。

(三)水土流失治理亟需加强

从历年水土流失治理情况来看,治理难度小、工程见效快的水土流失地区已基本得到治理,后续治理难度加大;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土保持需求则日益增长,除传统的综合治理外,清洁小流域建设、面源污染控制、河湖水环境治理新任务不断涌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任务艰巨;主城区的房地产开发、工业企业的新建扩建等城市扩展,造成水土流失较大,而城区水土保持监测水平落后,水土保持监管力度不足。局部人为水土流失依然突出,综合监管亟待加强,水土保持投入机制有待完善,公众水土保持意识尚需进一步提高。

(四)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防洪排涝能力仍然不足。相对较薄弱的防洪排涝体系,面对长江和洞庭湖常年水患的防洪形势,洪涝灾害仍然严重威胁着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①防洪保护圈未闭合、防洪堤防工程不达标。岳阳楼区环洞庭湖的主城区未形成防洪闭合圈、存在防洪缺口,还有部分地段需要维修加固。②排涝和撇洪能力不足。城区还存在多处易涝区域,应对突发性强降雨的应急排涝能力仍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城市调蓄水体与调蓄容积萎缩,排涝设施标准不高,排水管网“关门淹”式内涝灾害时有发生。③病险山塘仍需系统治理。区内多座山塘急需除险加固,险工隐患较多,由于受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限制,存在建设和设计标准低的问题,配套设施不完善、施工质量较差。④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防汛法规制度、组织指挥、应急管理、社会保障、科技支撑等非工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现有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监管压力大。⑤地灾灾害预报、预警和防御能力有待提高。

二、          农业空间问题识别

(一)耕地破碎化较为严重

地形地貌多样和人多地少是导致岳阳楼区耕地破碎化的根本原因,加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各种原因的土地调整以及农村建设的占用,进一步加剧了耕地的破碎化,不仅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也影响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带来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浪费。根据耕地破碎化分析结果可知,耕地破碎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岳阳楼区属于城市中心区,建设用地占比大,耕地面积较少,使得耕地被建设用地分割而变得零散破碎。西塘镇、康王乡与郭镇乡,相对集中连片或分散连片,破碎化程度较低,适宜农业机械化耕作。

(二)部分耕地质量不高

贫瘠与酸化是耕地的主要的障碍因素根据岳阳楼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结果分析,岳阳楼区质量评价点位,存在少量障碍因素的耕地,主要类型是瘠薄和酸化,瘠薄主要分布在湖滨街道和洞庭街道,酸化主要分布在服务城陵矶新港区工作组和奇家岭街道。

耕地土壤磷含量过高岳阳楼区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各乡镇不同等级含量的分布面积差异较大,但总体含量偏高,平均含量为114.99mg/kg,以1级的的面积最大,达737.99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7.96%。有效磷含量过高易引起农业面源污染,在以后的耕地中要减少磷肥的施用。

(三)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虽然岳阳楼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但是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薄弱,补齐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短板的任务仍旧紧迫。主要表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保障不足,对工程管护的重视度不够,导致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综合效益不明显;农机使用率不高,闲置时间长,产生效益低;农村道路、电力等相关设施建设质量有待提升,道路养护和管理任务重。

(四)农业农村生态问题突出

岳阳楼区临长江、滨洞庭,属环境敏感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任务艰巨复杂。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尚未得到妥善处理;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问题严重,农膜、秸秆等农业废物尚未得到有效处置;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着农村饮用水源易受污染、农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监管长效机制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

(五)乡村人居品质有待提升

乡村地区由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缺乏全域统筹的乡村特色发展体系及相关规划的有效指引,城乡之间、乡村之间资源要素的双向、多向流动不够充分,其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存在一定自发性和盲目性。农村建设用地总规模并没有随着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而降低,村庄用地特别是农村居住用地利用较为粗放、浪费,同时,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村庄布局散乱、乡村文化风貌特色破坏、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较低、建筑综合质量较差等问题,且内部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的整体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地区,不利于村民生活水平与乡村功能品质的全面提升。

三、          城镇空间问题识别

(一)城镇公园绿地可达性有待提高

虽然岳阳楼区对城镇绿化与公园加强了重视,但是过往实施绿化由于缺乏系统性的规划设计,所以展现出随意性较大、缺乏连贯性特点,且公园绿地大多集中在南湖片区,从区域层面上看公园绿地覆盖度较低,公园绿地可达性较弱,有待整治改善。

(二)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

岳阳楼区水污染防治仍存在短板,农村地区已建的部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三格池、四格池功能失效,存在较多环境隐患;城区内存在雨污合流排污、雨污混接,城区内黑臭水体长治久清还需努力。需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城区污水管网改造等各类项目实施。岳阳楼区环境空气质量中主要超标因子为细颗粒物;臭氧浓度波动性变化,时有超标,大气污染进入复合型污染新阶段、臭氧防治问题日益突出,移动源污染管控难度大,空气质量改善压力增加。岳阳楼区后续化工企业搬迁,原化工企业场地存在土壤、地下水等安全隐患;历史遗留污染土壤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三)环境治理基础设施有待进步一步提升

雨污管网错接漏接、污水外溢、清水入管等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农村雨水排放系统缺失,雨(清)污混流严重,日常运维力度有待加强,“污水零直排”建设防反弹压力大。

第三节            综合评价

一、          城镇建设空间扩张过快,其他空间受到一定挤压

随着岳阳楼区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城市不断扩张,其工业与城镇建设空间迅速扩张,不断挤压农业和生态的发展空间。大范围、高强度的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使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道蓄水保水能力下降,农田半自然生境遭到破坏,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生态功能下降等问题。岳阳楼区最新“三区三线”成果划定中城镇开发边界范围面积为14695.78公顷,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耕地面积为1078.60公顷,岳阳楼区耕地总面积为6092.65公顷,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耕地占岳阳楼区耕地总面积17.70%

二、          永久基本农田与三调地类冲突

根据永久基本农田与三调数据中建设用地叠加分析,永久基本农田属于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面积为8032.59m2,主要用地类型为农村宅基地与公用设施用地。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买足球的软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的部署,以及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与《湖南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及《岳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0-2035年)》中买足球的软件生态修复的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岳阳楼区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岳阳楼区“三区”生态安全屏障质量,以“摸清生态本底—识别生态问题—确立生态目标—谋划生态格局—提出生态分区与策略—部署生态修复工程”为主线,以大江大湖生态修复为重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矿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用生态的方法解决生态的问题,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稳定性与生态环境多样性,助推岳阳楼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修复,实现生态文明、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城乡生态化目标,努力开创岳阳楼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          坚持生态优先,自然修复为主

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本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基本方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主的方针,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在充分调查评价和深入研究分析基础上,统筹编制岳阳楼区的生态修复规划方案。

二、          坚持问题导向,分类部署施策

对生态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立足岳阳楼区的自然地理格局、生态系统状况和主体功能分区,准确识别突出生态问题,科学预判主要生态风险。合理确定规划目标,对岳阳楼区生态修复进行分区,构建生态空间安全格局,分区分类提出保护和修复对策,针对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重点任务,明确部署生态修复重点工程,提出保护和修复、自然和人工、生物和工程等措施。

三、          坚持全面统筹协调、精准治理原则

全面落实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核心内容,加强与《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岳阳楼区国土空间规划》、《岳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以山水林田湖草为有机整体,坚持区域、流域、城乡统筹和陆水联动,构建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与农田、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协同性,注重山上山下、岸上岸下、上游下游、河流湖泊等国土空间的整体性、连通性和系统性。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针对性,进一步提升科学治理和生态精准施策水平,实现生态精准化修复、精细化管理,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持续改善。

四、          坚持公众参与,创新共治原则

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充分搜集听取自然资源局、发改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等多个部门的意见,了解民众与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加强技术创新和生态保护修复机制的探索,进一步完善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形成强大、有效的工作合力和联动效应,深化生态环境联防、齐抓、共治、共享的新模式,进一步系统完善、适应生态文明的生态保 护修复制度体系。

第三节              规划范围和期限

本规划范围为岳阳楼区范围内的生态要素及空间,总面积与在编《岳阳楼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一致,为40766.35公顷

本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中期至2030年,远期至2035年。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

第四节              规划目标

一、          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筑长江中游生态屏障,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建设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的美丽岳阳为根本目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节能减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建立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现代化水平,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城乡生态化目标。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部落地,建立高质量生态平衡体系,碳排放达到峰值后稳中有降,形成“绿色、美丽、安全、优质”的国土空间格局,努力开创岳阳楼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二、          分阶段目标

2025年,自然资源生态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重要生态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步提升,各项生态要素得到有效保护,为建设生态岳阳楼区夯实基础。各项生态修复工程开始有效推进,历史遗留矿山得到全面治理,构建洞庭湖沿岸生态轴。

2030年,各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取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持续提高,城市韧性显著增强,生态脆弱区监测能力不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协调机制不断完善,生态、优质、美丽的国土空间逐步呈现,形成绿色低碳生态空间格局

2035年,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自然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优良的生态格局基本建立,长江中游生态屏障坚实稳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部落地,建立高质量生态平衡体系,形成“绿色、美丽、安全、优质”的国土空间格局,并在全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

第五节              指标体系

岳阳楼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指标表分为生态质量与修复治理两大类,总共包括6个指标,具体的指标现状值与未来年份的规划值以及指标约束性和预期性属性如下表:

31岳阳楼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指标表

序号

类型

指标

单位

现状指标值

2025

2030

2035

指标属性

1

生态质量类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公顷

705.25

705.25

705.25

705.25

约束性

2

自然保护地面积

公顷

2314.08

2314.08

2314.08

2314.08

约束性

3

耕地保有量

岳阳楼片区

公顷

6612.22

553.33

553.33

553.33

约束性

南湖片区

公顷

193.33

193.33

193.33

经开片区

公顷

4486.67

4486.67

4486.67

4

森林覆盖率

%

42

42

42

42

约束性

5

修复治理类

历史遗留矿山综合治理面积

岳阳楼片区

公顷

0

0

0

0

预期性

南湖片区

公顷

0

0

0

0

经开片区

公顷

3.22

3.22

0

0

6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公顷

7462

3800

4700

6870

预期性

备注:上述述中值按照岳阳楼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及 2035 年规划纲要”、“岳阳楼区国土空间规划”、“岳阳市耕地保护国土空间生态专项规划”以及“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等文件中相关指标计算得出。


第四章 总体布局与修复分区

第一节              生态保护总体布局

在生态源地空间识别、生态阻力面、生态廊道与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岳阳楼区自然地理格局,明确其生态功能定位,落实省级、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和市级国土空间规划所确定的生态安全格局,确定以南湖、麻布山省级森林自然公园及金凤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生态绿心,以洞庭湖沿岸为生态带,以乌江河以及游港河等河流为脉络,基本形成一轴三核三区多廊道的生态修复空间格局。

一轴 指洞庭湖沿岸生态轴,以洞庭湖与岳阳楼区接壤岸线为基准,在完成水域保护任务的前提下,加快岸线美化绿化,以生态绿化、水土保持为主要内容,精准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着力构建“水清、岸绿、景美”的高标准洞庭湖沿岸生态保护轴。

“三核”:指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麻布山省级森林公园及金凤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生态核心,是岳阳楼区生态修复的核心和枢纽,充分发挥“三核”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按照“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湿地和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功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构建集生态湿地系统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保护体系,为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提供重要支撑保障。

三区:水生态修复治理区、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区、综合整治和生态保育区。

“多廊道”:主要包括水廊道和生态廊道两种类型,主要以生态源地联系为轴线,以河流两岸护岸林建设、河道湿地建设和交通通道两侧绿化为主要内容,建设成为多条生态廊道,形成多条绿带贯穿联系生态源地的生态格局。其中水廊道包括乌江河水廊道及游港河水廊道,生态廊道目的为联通各个生态源地、生态分区的重要生态廊道。

第二节              生态修复分区

基于生态修复格局,结合区域重大战略的生态支撑区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生态脆弱、生态问题突出的区域,以重点流域和主要山脉为基础单元,突出自然地理完整性、生态系统连通性和生态问题相似性特征,落实传导省、市两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结合岳阳楼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划分岳阳楼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明确各分区生态修复的主攻方向和总体布局,做到全覆盖、不交叉、不重叠,原则上不打破乡镇界限。

岳阳楼区生态修复分区以上为政策和规划为指导,结合研究中的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等分析,将岳阳楼区划分为“三区”。分别为水生态修复治理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区及综合整治和生态保育区。

以村镇或街道为统计单元,通过对岳阳楼区生态修复三区进行统计,得到岳阳楼区各个村镇生态修复的主要任务、生态修复所在的功能区。

一、          水生态修复治理区

(一)分区特征分析

本区位于洞庭湖东岸,位于岳阳楼区西部,涵盖南湖街道、城陵矶街道、洞庭街道、望岳路街道(长虹路居委会、北环路居委会、栖凤亭居委会、七里山居委会)、岳阳楼街道(九华山居委会、剪刀池居委会、岳阳楼居委会、庙前街居委会)、吕仙亭街道(吕仙亭居委会、鄢家冲居委会、慈氏塔居委会)、月山管理处(漂尾社区、龟山社区)、湖滨街道(虎形山社区、黄沙湾社区)、服务城陵矶新港区工作组(延寿寺村、梅溪乡渔场、滨湖村、芭蕉湖居委会、芭蕉湖、胥家桥村),分区面积为6443.55公顷。该片区内有长江岳阳楼区段、洞庭湖部分段、南湖、东风湖、吉家湖和芭蕉湖,水资源十分丰富。此外,岳阳楼景区也在此区范围内。

(二)主要矛盾冲突

区内水体存在水面被侵占、水体被分割、水质被污染等若干问题,水环境破坏严重;其次,境内多为自然驳岸,水生动植物生境破坏,生态系统脆弱,动植物种群减少,生物多样性骤减;再者,灾害防御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岳阳楼区环洞庭湖的主城区未形成防洪闭合圈,存在防洪缺口;最后,该区域部分地区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存在地面沉降点与多个地灾崩塌点。

(三)分区发展指引

(1)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洞庭湖、东风湖、吉家湖等主要湖泊的水环境质量管理。落实长江水污染防治要求,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量总量控制和减排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

(2)     补足江河湖水库的综合防洪短板,加固和守护现有防洪堤防和重要节点堤防,加快完成堤防建设,形成完整的城市防洪圈,山洪灾害防御有效加强,中小河流得到全面治理。

(3)     建设河湖生态护岸,对非自然生态护岸进行生态化改造,恢复河湖两岸植被,提高河湖自然净化能力。

(4)     对地质灾害易发区或灾害点采取必要应急避险和监测措施,如:工程防治方面采用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生物防治方面可采用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力耕牧等手段。

二、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区

(一)分区特征分析

本区位于岳阳楼区中部,涵盖龙山管理处、奇家岭街道、木里港管理处、通海路管理处、三眼桥街道、王家河街道、洛王街道、五里牌街道、站前路街道、东茅岭街道、金鹗山街道、求索街道、枫桥湖街道、望岳路街道(鹰山居委会、望岳居委会)、岳阳楼街道(郭亮居委会、庙前街居委会)、吕仙亭街道(芋头田居委会、梅溪桥居委会、观音阁居委会)、月山管理处(圣安社区)、湖滨街道(湖滨社区、雷公湖社区、八仙台社区)、服务城陵矶新港区工作组(小湖湾居委会、花果畈村、春华居委会、长动居委会、红日居委会、冷水铺社区、冷水铺村)、金凤桥管理处(白石岭居委会、梅子柿居委会、分水垅居委会、硚石居委会),分区面积为11053.53公顷,该分区主要为岳阳楼主城区。

(二)主要矛盾冲突

该区域主要存在主要生态问题有区域闲置用地面积较多;城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及生活污染源多;城区内存在雨污合流排污、雨污混接,城区内黑臭水体长治久清还需努力;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有待加强;城区环境有待提升,空气质量部分指标尚未达标,声环境夜间声级达标率较低。

(三)分区发展指引

(1)     充分利用城市闲置用地、边角地、拆违腾退用地、废弃地以及道路两旁、城市里面绿化空间,见缝插绿和垂直绿化,优化街区生态,增加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拓展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提高城区绿化率,增强公园可达性,填补公园绿地服务盲区。

(2)     减少城市内涝、防洪效应,提高城市韧性和人居生态品质。以老小区、旧城区等为重点,按照“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排水全许可”的要求,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截污纳管,打通断头管、修复破损管、纠正错接管、改造混接管、疏通淤积管,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3)     加强对城市污染源的治理,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工程,持续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深入推进近岸水域污染防治,强化排污口整治和直排污染源监管,全面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强化部门联动执法,共享污染源监控信息,建立健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警体系。加快城乡生活源治理,加快城镇水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考核。控制农业种植污染,调整种植业结构与布局,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强化重点企业水污染排放监管。城镇新区建设实现雨污分流,严格控制进水浓度、出厂水质、负荷率等指标,稳步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污染物削减量。

三、          综合整治和生态保育区

(一)分区特征分析

本区位于岳阳楼区东部,涵盖郭镇乡、康王乡、西塘镇、金凤桥管理处(金凤桥居委会、监申桥居委会),分区面积为23269.27公顷,岳阳楼区耕地及林地主要分布在该区,且分布有麻布山省级森林公园及金凤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乌江河以及游港河纵向流经该区。

(二)主要矛盾冲突

该区现存冲突为耕地破碎化程度较高,耕地土壤磷含量过高且存在少量障碍因素的耕地,障碍因素主要类型为瘠薄和酸化;部分村庄存在不同程度的村庄布局散乱、乡村文化风貌特色破坏、用地利用较为粗放、利用效率低,村庄设施不齐全等问题;存在历史遗留矿山图斑2个,均分布在康王乡,图斑总面积为3.22公顷;区内极强烈和剧烈土壤侵蚀面积有所增加;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且灾害点分布较为零散;森林生态破碎化趋势明显,受损弃置地造林成本高。

(三)分区发展指引

(1)     强化对麻布山森林公园、金凤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及乌江河、游港河等区域的水土保持能力,恢复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2)     继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监管,推进郭镇乡麻布村水厂、郭镇乡磨刀村水厂等2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完善水源地标志及隔离保护设施,全面清理整顿水源保护区内环境违法问题。加强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防范,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排查,完善环境风险源管理控制措施。千人以上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质达到国家类标准。

(3)     在农业生产中科学施肥,促进耕地土壤良性循环,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耕地的综合利用率,对地产耕地及破碎化严重的耕地改良需因地制宜、因土而异、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4)     加强对境内矿山开采、采石、取土等活动的规范管理,对建设开采所造成的土地损毁或者受损弃置区域进行修复转型或采取植被恢复等治理措施。

(5)     对地质灾害易发区或灾害点采取必要应急避险和监测措施,如:工程防治方面采用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生物防治方面可采用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力耕牧等手段。

(6)     将乡村绿化美化与林草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造岳阳楼区田园景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保护乡村生态风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品质。

(7)     保护天然林和公益林,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和修复。

第三节              重点区域与单元

充分结合湖南省及岳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确定的重点区域,以岳阳楼区生态修复分区和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为基础,分析综合评价迁徙成本面与生态廊道等结果和岳阳楼区生态网络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和重大战略,统筹各相关部门生态修复任务区域,确定岳阳楼区生态修复分区下的重点区域。重点区域按照三类空间分类划定,在边界模糊、所属空间不明确的区域,以问题为导向,按照主要生态问题分布和重大战略发展导向划定修复重点区域。岳阳楼区生态修复重点区域主要包括水环境治理与水体保育重点区、生物多样性维护重点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区以及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重点区。

一、          水环境治理与水体保育重点区

水环境治理与水体保育重点区主要位于南湖、东风湖、吉家湖和芭蕉湖以及金凤水库及其周边区域,涉及行政区主要有湖滨街道、金鹗山街道、金凤桥管理处、康王乡、龙山管理处、洛王街道、木里港管理处、南湖街道、奇家岭街道、求索街道、三眼桥街道、通海路管理处、王家河街道、望岳路街道、西塘镇、月山管理处、岳阳楼街道。该区域主要任务为保护湖体水库水生态及水安全问题。针对水体污染、水环境破坏严重、存在洪涝灾害隐患等突出问题,大力推进湖体污水治理、水源地保护等工程。

二、          生物多样性维护重点区

生物多样性维护重点区主要位于麻布山、黄峁山以及西塘镇北部部分林地,涉及行政区主要有:郭镇乡、金凤桥管理处、康王乡、西塘镇。该区域的主要任务为治理水土侵蚀,森林质量下降、森林区域存在一定生态风险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区域重点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林木多样性,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提高公园管理能力。

三、          人居环境重点整治提升区

人居环境重点整治提升区主要位于岳阳楼区中心城区,涉及行政区主要有城陵矶街道、东茅岭街道、洞庭街道、枫桥湖街道、服务城陵矶新港区工作组、郭镇乡、湖滨街道、金鹗山街道、金凤桥管理处、康王乡、龙山管理处、洛王街道、吕仙亭街道、木里港管理处、南湖街道、奇家岭街道、求索街道、三眼桥街道、通海路管理处、王家河街道、望岳路街道、五里牌街道、西塘镇、月山管理处、岳阳楼街道、站前路街道。该区域主要针对城镇内低效用地、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及城镇闲置用地加强环境整治,旨在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建成集约高效、闲事宜居的生活空间。

四、          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重点区

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重点区主要在康王乡存在两个露天开采历史遗留矿山图斑,针对土地损毁、破坏自然环境等问题,通过转型利用方式修复破损土地,预防地质灾害。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做到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


第五章 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

第一节              重点任务

按照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的愿景,以“一轴三核三区多廊道”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布局为指引,紧密围绕岳阳楼区生态修复系统服务功能,针对突出生态问题系统谋划、合理布局、分类施策,部署规划期生态修复重点任务,统筹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生态修复,加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建设,努力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助力美丽岳阳楼区建设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          生态空间主要任务

(一)强化生态空间保护,优化生态安全格局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落实空间管控边界,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制定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全面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将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生态保护空缺的区域划为重要自然生态空间,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地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类自然公园的保护和建设,有效保护珍贵自然景观资源、地质地貌、古树名木及其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

(二)提升重要生态廊道和网络构建,提高生物多样性

加强区域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地和外来物种入侵情况调查评估,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逐步建立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预警体系。着力提升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地连通性,提高生物多样性。重点推以麻布山森林公园、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及金凤水库为核心的生物联通廊道构建以及重要野生动植物能量通道建设,积极推进廊道内重要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生态系统保育保护,大力开展廊道内低质低效林森林质量提升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和农田生态治理工程。加强廊道内外来物种管控,增强本土物种培育栽植,提升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抵御能力。对于公路经过的地区,可通过建设人工廊桥、隧道、涵洞等设施,方便野生动物安全通过;对于农林种植地带,可通过退耕还林、人工建设绿化带等方式,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隐蔽的通道。

(三)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增强自然灾害应对能力

完善水土保持补偿制度,大力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抓好坡耕地和侵蚀沟综合整治,从源头上控制水土流失。把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有机结合,积极实施封育保护和自然修复工程,深入开展土地整治工程。科学推进洪涝、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防控。划定河道管理范围,保证泄洪河床断面,城市建设和农田建设严禁占用河床,加强河道疏通、清理和流域上游绿化以及山塘水库和梯级开发建设,减少流域性洪水威胁。全面推进以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群测群防与监测预警以及应急体系建设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和防治能力。

二、          农业空间主要任务

(一)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生态效益

保护优质耕地,建设优质耕地集中连片区,提高农田使用效率,加强郭镇乡、康王乡、西塘镇等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完善农田灌溉、排涝、排洪沟渠,新建、改造提灌设施、小型集雨蓄水设施,提升农田灌排能力,完善田间生产道路及其配套设施,与通乡、通村道路形成田间路网,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农田灌排能力和农机作业能力。实施耕地休耕轮作,提高耕地质量和生态效益。

(二)发展绿色农业,保护农田生态系统

加大微生物和有机肥推广力度,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加快推广应用功能性有机肥、水肥一体化配套设备、矿物源土壤调理剂,大力推广果园生草技术,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模式。加强农业废弃物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开展退化农田改良修复,提高耕地质量。强化农田生态保育,注重农田与周边生态系统协同保护,探索农林牧渔融合循环发展模式,恢复田间生物群落和生态链,丰富农田生物多样性,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

(三)推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促进土地集约节约

深入开展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体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农村土地使用效率和节约、集约化水平,促进乡村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和镇乡级片区专项规划,重点对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较大的零星、散乱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改造,按照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要求,合理安排建新区用地。推进农村违规建筑物拆除治理,全面完成农民自住危房和涉及公共安全的危房治理改造,推进拆后土地综合利用,改善乡村空间“无序化”及“空心化”的现象。

(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重点推进农村社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和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建设有效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清理农村公共场所周边及公路沿线等散落垃圾,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快农村粪便沼泽化利用步伐,大力推广沼气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全面扭转农社区生活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修建化粪池、沼气池等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将净化处理达标后的污水用于农田灌溉。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因地制宜推动厕所粪污就地就近还田消纳利用,推进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引导农民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助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

三、          城镇空间主要任务

(一)塑造蓝绿开敞空间,缓解城市内涝

与“城市双修”、“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遏制由于城镇开发建设扩张导致的城市生态系统超载、半自然生境减少、生态空间挤占的趋势,依托已有山水脉络,锚固生态底线,合理布局绿地水系生态空间,串联丰富多样的绿地体系,打通城市内部水系、绿地和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蓝绿交织、亲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网格,建成生态型、功能型城镇生态系统,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强化城镇河道生态岸线保护,布设生态河堤和绿化廊道,实行河道清淤,缓解城市内涝,提高城市韧性,有效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健康。

(二)整治城镇人居环境,全力提质改造

加快完善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有效地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有效地收集、分类运输城区的污水,提高污水分类处理效率,避免不同污水混合排放。进一步加强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规划垃圾中转站、环卫停车场、城市公厕等环卫设施,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保障公众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

(三)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步伐,构建蓝绿生态网络体系

通过人行道绿化和行道树改造等集中连线的道路绿化建设,构建城市绿化系统;加强生态公园建设,新建城市公园和城市广场,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休憩功能的街头绿地;加强林荫庭院小区建设,在楼前屋后的空闲地见缝植树,并继续推行沿街单位拆墙透绿、建绿,把庭院绿化与道路绿化融为一体,实现绿色共享;加强绿色停车场建设,利用乔木分割停车场的车辆间隙,形成林荫覆盖,打造生态公园、湿地公园等绿地景观。

第二节              重大工程

根据岳阳楼区自然环境现状、识别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岳阳楼区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区、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区、综合整治和生态保育区三大生态修复分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重点区域为对象,因地制宜部署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森林质量提升重点工程、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及生态网络和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工程6大工程。

一、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一)生态状况与问题

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气候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自然性较高。自然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自然保护区无法对水位进行有效调控,难以保证理想的候鸟栖息环境,水位的变化是生境退化和鸟类减少的主要原因;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是湖南省乃至全国的重点血吸虫疫区,严重威胁全体职工和周边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自然保护区外部构成一定威胁,如:当地社区生产活动的影响、自然保护区周边少数村民非法毒杀野生动物、泥沙淤积和污染方面的影响、三峡工程队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潜在影响等。

(二)重点任务

整治生态修复长江、洞庭湖、南湖、吉家湖、东风湖、芭蕉湖及其支流水系,大力开展河道疏浚清理河道垃圾,加强清淤疏浚治理;加强河湖水系连通,改善珍稀物种栖息地环境,加强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功能;针对河湖岸裸露地表进行治理,将裸露地进行复绿;以南湖为中心,解决湿地功能退化和水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在野生动植物分布较多的区域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

(三)重点项目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主要包括东洞庭湖滨带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长江-洞庭湖-芭蕉湖-南湖-东风湖-吉家湖生态流量保障项目、南湖新区洞庭湖湖滨带生态修复项目、洞庭湖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东风湖-吉家湖截污及周边企业整治项目、岳阳楼区入湖排污口规范建设及综合整治项目、南港河、北港河综合治理项目及梅溪港综合治理项目。项目详情如下:

5‑1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1.      东洞庭湖滨带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项目以解决湿地功能退化、水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为重点,环洞庭湖开展入湖污染物有效减少,东洞庭湖总磷得到削减,洞庭湖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22-2024

2.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①开展湿地修复工程,退耕还湿扩大湿地,建设小微湿地;②修复退化湿地、修复麋鹿、鸟类等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沉水植被;③治理湿地外来入侵物种,生态修复杨树清理迹地;④对大小西湖等生态矮围进行提质改造,提升生态矮围冬季蓄水能力及生态服务功能;⑤系统开展以麋鹿、鸟类、植物、江豚等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监测;⑥实施高洪水位麋鹿安全通道与避难所建设、建设注滋河口麋鹿监测站及其麋鹿封闭管理区;⑦开展野生植物极小种群就地保护,使2种以上野生植物极小种群数量保持稳定、部分种群规模扩大;⑧建设智慧保护区保护管理监控系统,完善保护野外巡护巡查装备,提升保护区有效管理能力;⑨对宜芦面积进行生态补偿。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南湖片区、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25

3.      长江-洞庭湖-芭蕉湖-南湖-东风湖-吉家湖生态流量保障项目。项目以实现长江与洞庭湖-南湖-东风湖-吉家湖-芭蕉湖河湖连通,保障四湖生态流量为目标。主要建设内容为:①芭蕉湖、南湖连通工程:主要包括王家河清淤及驳岸建设,新开河道、隧洞,新建南湖控制闸、京广铁路涵洞,高桥湖清淤及驳岸建设等。连通河道自南湖湖口螺丝山至高桥湖隔堤,王家河主要进行清淤、疏浚及驳岸建设。对局部河道底宽小于30m的进行拓宽。②芭蕉湖、吉家湖、东风湖连通工程:主要包括新开河道、朱家屋场隧洞、城陵矶粮库铁路涵洞,新建吉家湖出口控制闸、吉家湖和东风湖连接控制闸,吉家湖、东风湖疏浚及驳岸建设等。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南湖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30

4.      南湖新区洞庭湖湖滨带生态修复项目。该项目以提升南湖水质,降低南湖总磷浓度,改善南湖水体生态状况为目标。主要建设内容为:①对月山片区湖岸进行护岸工程建设;②南湖生态清淤工程:对南湖水系底泥进行局部的疏浚和改善,清淤深度为0.2-0.4m;③雷公湖综合治理工程;④月形湖水环境治理;⑤关门湖水环境治理。

所属区域:南湖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25

5.      洞庭湖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人工候鸟、水禽栖息地,主要用于涨水期湿地被淹没,候鸟与水禽的生存繁衍,退水期为湿地景观;保护现有湿地,恢复重建湿地面积。

所属区域:南湖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23

6.      东风湖-吉家湖截污及周边企业整治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城镇污水处理建设与改造、配套管网工程、污泥处置设施建设、工业企业达标整治,河湖生态缓冲修复、河湖水生植被恢复。实施南津港及马壕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净化工程。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25

7.      岳阳楼区入湖排污口规范建设及综合整治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入洞庭湖排污口综合整治,建设污水管网。对岳阳楼区范围内排入洞庭湖的排污口、排入东风湖、吉家湖、王家河、芭蕉湖等湖的70余处排污口进行整治及规范化建设,建立规范化排口,健全日常监管体系,保证各排口出水达标率。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25

8.      南港河、北港河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1、排污整治工程:建设排水管道,新建四格池处理设施,修建牛栏坡至罗家坡污水处理厂的截污管网;2、尾水湿地工程:在北港河上游建设湿地净化公园,净化污水厂尾水及上游河水;3、雨水湿地工程:在北港河上游、白石岭南路建设雨水生态湿地对雨水排口初期雨水进行净化;4、河水湿地工程:在南港河上游建设湿地净化公园,净化上游河水,修复受损的水生态系统;5、北港河岸线及水生态修复;6、底泥清淤工程:清淤范围为牛栏坡区域和北港河区域。

所属区域: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25

9.      梅溪港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1、对全河段河道开挖清淤、拓宽,清淤;2、河道两岸驳岸护坡;3、河道两岸沿河修建截污管网和设置垃圾站。

所属区域: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25

二、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

(一)生态状况与问题

城市化、农业和工业发展不仅加剧了对自然的压力,破坏了重要的生态空间,也使得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受土壤侵蚀、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局部土壤侵蚀加剧,局部耕地退化,耕地质量有待提升、闲置土地、受污染以及水土流失地段有待治理。

(二)重点任务

以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及国土整治为目标,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治理酸化土壤、配套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开展适宜农田潜力挖掘,治理水土流失、开展土地整治。

(三)重点项目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巴陵石化己内酰胺原址地块场地修复项目、白鹤龙水库泥底重污染治理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岳阳市羊角山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及岳阳楼区九华山棚改区地块污染修复治理项目。项目详情如下:

5‑2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

1.      巴陵石化己内酰胺原址地块场地修复项目。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完成异地迁建后,对原厂区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等相关工作,确定土壤环境质量是否符合日后开发利用要求,制定治理修复措施。落实巴陵石化等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督促、引导和支持巴陵石化加强腾退土地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合理确定企业腾退土地中 污染地块的土地利用。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

实施时序:2022-2025

2.      白鹤龙水库泥底重污染治理项目。白鹤龙水库水域底泥重金属镉超标治理与修复。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25

3.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主要建设内容:整修山塘、河坝、 机埠、修沟渠、渠系建筑物、田间道路、土壤改良等。

所属区域: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25

4.      岳阳市羊角山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岳阳市羊角山垃圾填埋场位于岳阳楼区奇家岭街道,按照市级统筹正在开展中央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申请,计划开展该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环境整治,明确该地块污染物种类、浓度和空间分布等,评估地下水环境风险,后续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开展等闲管控和治理修复。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

实施时序:2023-2024

5.      岳阳楼区九华山棚改区地块污染修复治理项目。岳阳楼区九华山棚改区地块已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根据调查主要为多环芳烃类和砷等超标,对受污染地块进行治理与修复,消除土壤污染隐患。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

实施时序:2022-2025

三、          森林质量提升重点工程

(一)生态状况与问题

全区的森林资源虽然在数量上实现了较大的增长,森林的总体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森林群落结构相对简单,树种结构也不尽合理,许多林相层次单一将会导致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减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不强,部分地区生态功能退化。同时,森林也容易遭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威胁,严重制约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重点任务

大力引进和推广使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材料,严格执行现行标准,优化树种结构,注重恢复和保护地带性森林植被,对土壤侵蚀严重区域进行治理。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天然林,营造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林,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

(三)重点项目

森林质量提升重点工程主要包括林草有害生物防治项目、公益林保护项目、森林抚育项目、生态植物园建设工程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项目。项目详情如下:

5‑3森林质量提升重点工程

森林质量提升重点工程

1.      林草有害生物防治项目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进行预测预报网点建设,添置安装监测仪器设备,建立监测监控预警平台;抓好松材线虫病、松毛虫、松梢螟、竹蝗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建设防治药械库、购置巡护防治车辆;开展应急防治能力建设,购置无人机等防治药械、移动式疫木粉碎设备、油锯等疫木采伐设备;开展人员培训;建设专业防治机构及林业有害生物应急反应指挥中心。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南湖片区、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30-2035

2.      公益林保护项目。续建签订管护、补偿协议,实现公益林管护面积全覆盖,开展公益林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抚育、林区道路维护,提升公益林森林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南湖片区、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25

3.      森林抚育项目。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育阶段的林分特征,科学采取抚育间伐、补植补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逐步解决林分过疏、过密等结构不合理问题。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南湖片区、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30-2035

4.      生态植物园建设项目。以引种收集、栽培多样化的植物及科研工作并行为目标,结合岳阳市森林生态博览园和黄茆山地域资源要素,构建多样性植物群落景观,引种收集地域珍稀植物种质资源,并确保建立生物自然生长和良性循环的完整生态系统。通过在园内设置趣味性娱乐活动与开展科学研究、植物知识科普的植物专类园,打造成集“物种收集保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四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为珍贵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总面积658.5公顷。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35

5.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项目。组织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摸清本底资源数据,建立野生动植物资源数据库,编制并发布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年报;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能力建设;建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开展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综合科学考察。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南湖片区、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30-2035

四、          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一)生态状况与问题

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存在区域内建设用地局部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老城区、城中村、棚户区、老工业区等问题,导致了大量的低效用地产生,用地受限、建设密度大、物质环境不佳、设施老化、空间品质低、消防不畅,严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和城市整体形象,人地矛盾突出。城区和乡镇的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排污管网不完善,污水和 生活垃圾进入河流,城市水环境受到污染。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城镇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存在较大隐患,城镇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提升,城镇绿化公园生态系统亟需进一步加强。

伴随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干净的农村人居环境与良好的生态环境、洁净的饮用水、安全的食品等逐渐成为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而且这种需要会变得日益迫切。农村饮水安全、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厕所卫生等是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应加强畜禽养殖粪污治理,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就近消纳、综合利用为抓手,明确整治重点,强调部门监管、属地管理、企业主体责任,形成多部门协同的工作合力,推进全区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二)重点任务

为全面整治城乡人居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构建城市宜居、乡村秀美的美丽楼区,部门和乡镇要联动推进整治工作,扩大群众的参与性,要留足公共活动空间,重点改善绿地分布,增加点状绿地,使绿化渗透到老城区。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功能,联通城乡生态网络,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有效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改善人居环境。

(三)重点项目

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主要包括金凤水库饮用水水源生态修复项目、南湖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南湖新区垃圾分类及站点建设项目、岳阳楼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岳阳经技术开发区农村综合治理项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乡村绿化项目。项目详情如下:

54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1.      金凤水库饮用水水源生态修复项目。注重水源质量。

所属区域: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25

2.      南湖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内容农村生活加强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基础设施为重点,购置、配备个垃圾分类桶(每户配备2个),购置、配备垃圾收集转运电瓶。②清淤疏浚沟渠,清淤疏浚塘坝。③计划建设中型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小型污水联户处理系统。④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并对乡村主干公路拓宽改。

所属区域:南湖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25

3.      南湖新区垃圾分类及站点建设项目。

所属区域:南湖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25

4.      岳阳楼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新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新建散户三/四格池。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25

5.      岳阳经技术开发区农村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①新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主管道,配套入户管网;新建散户三/四格。

所属区域: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25

6.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西塘镇、康王乡多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综合治理、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和资源利用等。

所属区域: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30

7.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自然保护地异地生态搬迁保障房工程主要内容: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异地生态搬迁保障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等。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南湖片区、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25

8.      乡村绿化项目。利用集镇街道、乡镇机关、乡村路、沟、港、渠、空坪隙地、庭院,植绿、栽果、种草,见缝插绿。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南湖片区、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30-2035

五、          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一)生态状况与问题

岳阳楼区矿山开采导致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水土流失、固体废弃物排放、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土壤破坏及污染等问题,压占破坏土地资源,严重影响自然复绿的效果。岳阳楼区历史遗留矿山多被修复,现存待修复历史遗留矿山图斑为2个,分布在康王乡。

(二)重点任务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针对土地损毁、破坏自然环境等问题,通过转型利用方式修复破损土地,预防地质灾害,按照“按保证生态安全,突出生态功能,兼顾生态景观的次序”,采取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宜水则水的因地制宜措施推进废弃矿山生态重建。

(三)重点项目

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对康王乡2个历史遗留矿山图斑进行修复,项目详情如下:

5‑5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1.      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所属区域: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23-2024

六、          生态网络和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一)生态状况与问题

生态网络建设重点工程涉及岳阳楼区全域。受城镇扩张、基础设施建设、水电开发、人居环境破坏、城市病问题日渐严重等人类活动干扰,生物栖息地核心生境破损、缓冲区等生态空间被挤占、生态廊道受阻等问题突出,影响生态网络结构和功能稳定性、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

(二)重点任务

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整合森林资源、水土流失、耕地分等定级、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相关数据,建设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信息系统,开展生态状况评估预警和生态系统模拟演替,全面提高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信息化支撑能力。

(三)重点项目

生态体系网络和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工程主要包括生态廊道建设重点项目及监测能力建设项目。项目详情如下:

5‑6生态体系网络和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生态体系网络和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1.      生态廊道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缓冲带、景观绿化、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管线工程、照明工程等配套工程通过建设步道串联生态斑块,同步提升步道周边的景观环境。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南湖片区、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25-2030

2.      监测能力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①重金属监测能力建设:全市各大监测站购置原子荧光仪、原子吸收仪、便携式水质重金属分析仪、便携式测汞仪等重金属监测设备。②实验室基础能力建设:购置试剂冷藏柜、紫外分光光度计、超纯水系统、测油仪(实验室用);③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环境监测应急监测车(搭载多种功能模块,用于现场快速监测)多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水质多参数分光光度计;便携式测油仪;便携式多种气体检测仪(电化学传感器法);便携式VOC检测仪(PID);便携式非甲烷总烃检测仪等实验室基础仪器设备。④扩大监测队伍,配备完善的应急监测设备,各县分局建设智慧平台小微站与乡镇饮用水源地在线监控系统。乡镇空气小微站及配套设施建设达到全覆盖。⑤强化环境监测采样能力,采购环境监测车,更新监测采样、实验室监测仪器一批等。

所属区域:岳阳楼片区、南湖片区、经开片区

实施时序:2021-2025

 


第六章 综合效益分析

第一节              生态效益分析

一、          筑牢生态屏障

规划实施后能显著提升森林质量、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能力以及水源涵养能力,植被覆盖率和绿化质量大大提高,提升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保存和延续等多项生态服务功能,能够筑牢岳阳楼区生态安全屏障。

二、          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通过水环境治理工程,有效保护东洞庭湖、南湖、吉家湖等流域生态环境,既能增加蓄水量,又可以降低水中污染元素含量,进一步改善水质,增加周边空气湿度。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系统配套措施,对区域内流域的水资源质量和结构产生影响,增强防止水土流失、抗旱的能力,整体提升水源涵养能力,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三、          整体提升生态系统服务

通过对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治理,整体提升了流域环境质量。水土保持的效益体现在防止泥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等方面。通过自然植被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措施,将提升河湖功能永续利用。矿山生态修复,矿山破坏造成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进一步减少。水源涵养林的建设、河道生态修复,起到滞洪和蓄洪作用。

第二节              经济效益分析

一、          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通过生态廊道建设,提升资源价值,推动沿线生态旅游业发展,实现文化、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形成沿线地区协同发展网络。降低废弃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促进空闲废弃地的二次利用,增加建设用地面积,结合城市及产业发展规划,减少建设项目对耕地资源的占用。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修生态系统修复等项目,大幅度改善整个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

二、          带动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通过岳阳楼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增收增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提升粮食产能,开发特色生态产业,保障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农民就业创业和持续增收问题。

三、          推进生态经济绿色发展

岳阳楼区的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得到良好保护,为岳阳楼区发展生态旅游、生态产业、生态生活提供重要基础,更为岳阳楼区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产品价值提供条件。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项目的实施将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岳阳楼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改善了流域生态资源质量,同时,推动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模式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效益分析

一、          树立生态生产和生态生活意识

在岳阳楼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重大工程过程中,注重全社会参与,将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并形成一种思想自觉。有利于树立生态价值意识,养成“敬畏自然、热爱生态、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情操;树立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意识,买足球的软件了解和掌握生态治理与保护的基本常识和理念。 形成人人都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新局面,并把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二、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岳阳楼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重大工程的实施,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将得到有效改善,人居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同时也推动当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大战略”,促进科教、文化、医疗、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生态优化,农民增收,农村群众享受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果,过上富裕的生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提高。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一、          加强规划实施政府主导,落实地方责任

建立健全由岳阳楼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自然资源局、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相关部门技术骨干力量任成员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发挥其综合协调、指导督查、推进各项规划与政策的衔接平衡工作,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的落实;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工作目标,强化保障措施,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          实行系统管理,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管理机制

强化政府部门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认识,建立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和统一监管机制。打破行政区划、部门分化的问题,加强部门联动,形成管理合力,综合考虑各生态要素保护修复需求,建立多部门、多层次、跨区域协同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明确各管理部门在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与管理中的职责 权限,形成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建立统一的监管机制包括统一的监管平台、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对各部门责任主体实行统一评价与考核。

第二节              强化政策制度

一、          完善环境质量政策机制

结合岳阳楼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健全环境质量管理政策机制,强化考核落责,加强正向激励。完善环境质量管理的污染物总量减排制度;构建生态环境质量检测、评价、责任、奖惩环境质量管控体系;完善事前防范和管理标准体系建设,以及环境事故事后赔偿与修复政策。

二、          落实生态补偿政策

完善分领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全面构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完善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森林效益补偿、湿地生态保护补偿、耕地生态保护补偿等各个领域的生态保护补偿标准或支持政策。优化调整纵向生态补偿有关办法。实行生态移民人口市民化政策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引导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的生态功能重要地区人口逐步有序向外转移。

第三节              加强技术支撑

一、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依据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选择一批技术成熟、治理效果佳,有推广基础、能够落实的应用技术,作为综合治理的重要技术推广应用。

二、          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激励机制

引进和培养一批生态环境科研、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监察执法等领军人才,推动生态环境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管理队伍、专业技术支撑队伍和专家咨询机构的建设,提高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队伍的整体素质。各单位部门实施人才引进培养、人才资源配置和人才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强教育培训、引入激励机制、制定倾斜政策等措施,营造人才队伍发展良好的政策环境、风气环境和工作环境。同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能力。

三、          加强环境监测、预警、监察能力

加强环境监测软硬件建设,构建生态系统调查监测体系。增加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网点,建成全方位、多层次、城乡全覆盖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岳阳楼区生态环境局、岳阳楼区环境监察大队队伍建设,分片区负责环境监察和环境执法任务,建成覆盖城乡的监察网络。

第四节              强化资金保障

一、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鼓励受益地区与保护生态地区、流域下游与上游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建立横向补偿关系。加快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加强森林、草原、耕地等生态监测能力建设,制定和完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二、          资金使用管理

生态修复资金的使用,应优先用于解约生态系统突出问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设单位要做好资金使用管理,政府主管部门应制定资金运作的专项管理措施,严格把关,保证每一笔款项用到实处。

第五节              鼓励公众参与

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民营林场、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引导和激发社会主体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公众参与的内生动力,制定相关奖惩措施,不仅通过经济手段激励公众参与生态保护行动,还应充分运用精神层面的激励机制,对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项目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公民或组织授予荣誉称号并加强宣传。进一步调动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性,激发其长期持续地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