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区发改局   2021-11-15 14:27
浏览量:1 | | | |

 

“十四五”时期,是岳阳楼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落实落地的重要时期,是岳阳楼区乘势而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大城市建设的核心引领区和首善之区的关键阶段。

依据《中共中央买足球的软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湖南省委买足球的软件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岳阳市委买足球的软件制定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根据《中共岳阳楼区委买足球的软件制定岳阳楼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岳阳楼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取向,明确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立足全面小康基础,把握新时代发展要求

第一节十三五发展成就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阶段与特征

第二章 谋定发展路径策略,明确现代化预期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发展定位与战略

第三节 发展

第三章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构筑一体化空间格局

第一节 推进三区三线划定和管控

第二节 构建一核一带两区空间格局

第三节 深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第四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第一节 构建都市现代产业新体系

第二节 高效紧凑开发四大片区

第三节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第五章 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建设现代化魅力城区

第一节 塑造城市特色景观

第二节 优化提升城市风貌

第六章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第一节 畅通对内对外交通网络

第二节 强化能源基础设施保障

第三节 完善水利设施体系

第七章 深化绿色发展示范,打造美丽宜居首善区

第一节 筑牢系统安全格局

第二节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三节 推动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第八章 扩大优质服务供给,打造最具幸福感名区

第一节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

第二节 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

第三节 建设高水平文明城区

第九章 深化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应用型创新中心

第一节 全力推进人才强区建设

第二节 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第三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第四节 激发激活全民创业热情

第五节 优化创新创业氛围环境

第十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打造现代化治理示范

第一节 建设法治诚信城区

第二节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节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第十一章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培育高质量发展动能

第一节 优化营商环境

第二节 完善市场机制

第三节 深化社会领域改革

第四节 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

第五节 主动参与国际大循环

第六节 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

第十二章 完善实施保障措施,确保规划高质量完成

第一节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第二节 完善组织保障

第三节 加强规划衔接

第四节 落实项目保障

第五节 促进社会参与

第六节 强化监督

 

 

 


第一章 立足全面小康基础,把握新时代发展要求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成就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三五”以来,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2020年达到73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8.31%,核心增长极效应凸显。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综合绩效考评优秀单位,2019年获评“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的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6%。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20年达到25.2亿元,是2015年的1.18倍。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188.93亿元,金茂洞庭生态创新城、恒大华府、融创环球中心、胥家桥物流园、祥源杨树塘金融中心等5个百亿级项目落地建设,友阿国际广场、北控岳州府、荣盛金鹗御府等550亿级项目建成达效,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岳州古城等5010亿级项目强势推进,东风湖新区、洞庭新城建设稳步实施。全市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居住中心、物流中心、文旅休闲中心、康养教育中心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凸显,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0亿元,是2015年的1.29倍。


1 2015-2020年岳阳楼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


2 2015-2020年岳阳楼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率

    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三产结构由2015年的1:22.6:76.4调整为1:19:80,第三产业增加值580亿元,年均增长8.09%。平安银行、恒大保险、银河证券等22家金融保险机构相继开设,商务企业数量突破150家,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76家。东茅岭—五里牌核心商圈、天伦城—花板桥新兴商圈、胥家桥片区专业市场商圈、奇家岭-郭镇南部片区大学城商圈方兴未艾。凯美特电子特种气体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并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益海嘉里、新宏饲料、凯美特等骨干企业信息化改造加快推进,中航发长江动力成为国产航空发动机封严产品研发中心。累计组织“上云”企业3000家,建成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星创天地1家、重点实验室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


3 2015-2020年岳阳楼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增长率

三大攻坚战赢得新胜利。综合债务率保持全市最优,化解历史债务17.1亿元,是全市债务唯一处在相对安全区域的县区。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健身乡村旅游“三合一”工程,2017在全市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并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市区,脱贫成效持续巩固提升,已完全达到最后脱贫普查验收标准。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黑臭水体等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实现阶段性验收。“洞庭清波”专项整治全力推进,高效治理东风湖等内湖环境,完成洞庭湖沿线南津港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整治、鱼巷子排污口工程,建成投用11公里环湖截污管网、马壕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重点工程。依法关停七里山周边“散乱污”企业39家,完成26个河湖“清四乱”问题销号;坚决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有关决策部署。


4 2015年—2019年岳阳楼区空气质量情况

城区建设焕发新面貌。按照“征地拆迁、产业规划、土地出让、招商引资、项目服务”一条龙工作思路,举全区之力推进土地依法征收“百日攻坚”和棚户区改造征拆工作。先后实施征拆项目84个,动迁居民2.8万户,腾地1.3万亩,这为未来510年发展腾出广阔空间。城区基础设施提质增效进展明显,城市外围的东环线、南环线全面拉通,北环线即将通车,西环线2021年可基本建成;城市内部的湘北大道、德胜北路延伸线等17条主干道路建成通车,完成炮台山路等城市次干道改造15条、小街巷提质150条,“外部配套成环、内部纵横成网”的地上大交通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全面启动二期投资32亿元的污水支管网建设工程,“高效联通、绿色生态”的地下大管网体系即将全面建成。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三大革命”等重点工作深入实施,麻布村获评“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民生保障取得新成就。202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040元,是“十二五”末的1.5倍。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60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在全市率先完成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核算、医保全国联网异地结算、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全面完成非编制管理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工作。基金征缴始终保持全市领先,连续6年保持高速增长。企事业职工退休待遇实现十六连涨,社会保险待遇及时足额发放,基金运行安全平稳,基本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基础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提质改造中小学校37所,完成“大班额”“大校额”化解任务,被省政府认定为“教育强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改造完成五里牌、梅溪、王家河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城陵矶街道、枫桥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跻身“全国百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积极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开展“送戏下乡”“岳州讲坛”等活动500余场次,洞庭渔歌音乐剧《渔姑出嫁》获全国“十佳剧目”奖。

社会治理开创新局面。“平安岳阳楼区”创建工作系统推进,警网一体化深度融合,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顺利通过扫黑除恶督导“回头看”。刑事立案数、接处警量较2016年同期分别下降68.3%29.7%,破案数、破案率分别上升37.4%20.9%,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持续实施信访积案清零行动,全区信访总量较2015年下降65%。稳步推进安全隐患整治清零行动,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恶性刑事案件、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个人极端暴力事件连续五年保持“零发生”。探索形成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三合一”、五个“一公里公共服务圈”工作机制,实现社区服务用房达标覆盖率100%,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等荣誉。应急处理能力全面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大战略成果,建成三个PCR实验室,完成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改造,防控经验模式全市推介。防汛救灾取得重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推进。

改革创新收获新成果。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区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21家区直单位的389项事务入驻,基本实现“一窗受理”“一证通办”“一次办结”,确保“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覆盖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按照“应放尽放”的原则,将服务居民群众的公共服务事项下沉到社区(村)服务平台受理或直接办理,建立“一站受理、后台办理、统一回复”的服务流程。紧盯“难点”“痛点”发力,提升服务效率、创新服务模式,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个体户营业执照全面实行社区代办,市场主体总量达到7.8万户。“网格化管理”“智慧人社”工作模式在全国推介,“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岳阳楼街道荣获全国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综合示范单位。开放型经济得到跨越式发展,2020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317万美元,是2015年的3.91倍。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岳阳楼区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融,国际、国内和区域发展环境深刻变化,需要岳阳楼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一、优势与机遇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大变局加速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起步,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区域发展战略面临深度调整和优化,均衡协调发展、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等进入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期间指出,湖南要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这为岳阳楼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水平开放格局下可实现更大作为。世界形势虽然深刻震荡调整,但“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仍是中国对世界的隆重承诺,湖南也被赋予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发展定位。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在我国不断以体制机制创新支撑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在湖南自贸试验区(岳阳片区)获批的利好下,岳阳楼区可以充分依托区位、交通、产业、人才、政策等优势,在跨境电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方面培育发展优势,在开放发展方面寻求更大作为。

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下可培育更强动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根本在于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当前,国家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扩大有效投资、实现“六稳”“六保”、推动“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买足球的软件依托国内市场。湖南被要求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岳阳楼区的现代商贸、文化旅游、金融保险、科教健康等主导产业根植性强,与内需市场契合度高,可以进一步挖掘优势、提升特色,打造湘北地区综合特色型区域性消费中心。

空间格局优化下可释放更大潜力。“十四五”时期,主体功能区战略进一步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将不断强化。作为《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所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岳阳楼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主体功能定位和空间资源优势将成为岳阳楼区发展的关键政策和资源支撑。同时,岳阳市不断推进空间格局优化和调整,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奇家岭片区开发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以及京广铁路东移项目的加快推进,不仅可以释放滨江滨湖优质用地,也可解决环境污染、空间割裂等问题,为岳阳楼区的发展提供了高品质、高价值空间支撑。

扩大有效投资下可寻求买足球的软件保障。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六稳”“六保”基础,国家提出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省、市也开展了相关部署,在新基建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等方面形成诸多新的增长点。岳阳楼区可以突出优势、紧抓机遇,在5G网络、智能智造、大数据、数据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在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在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升级等方面积极拓宽有效投资渠道,加强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稳定投资基本盘,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

岳阳中心城市建设下可迈向更高能级。围绕“三区一中心”发展定位,岳阳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建设、管理、运营、服务以及产业发展、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展了系统谋划,围绕空间格局优化、城市扩容提质、产业能级跃升、区域协同发展等重点领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岳阳楼区是岳阳的中心城区,是岳阳城市功能的主要承载区和城市形象的核心展示区,必将伴随着岳阳市整体层级的提升和辐射能力的增强,逐步实现自身发展能级的“水涨船高”。

城市经济发展下可获得更强有力支持。岳阳楼区是岳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融中心、教育中心、文旅中心,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承载区,也是代表岳阳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支撑。岳阳市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岳阳楼区是主阵地、主战场,可以在项目、投资、政策等方面获得更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岳阳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区域辐射能力的整体增强,也有助于为岳阳楼区的优势资源培育更强的需求,加快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集聚,推动商贸、文旅、教育、医疗等高端功能升级,加速总部经济、金融商务等高端服务业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下可塑造更具特色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岳阳楼区临江滨湖,生态环境优越,历史文化璀璨,具有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绿色创新等生态经济的先天优势。同时,依托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优势,可以进一步挖掘区域特色、增强区域吸引力,以人口集聚提升区域活力并带动旅游、休闲、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发展,以人才集聚培育区域竞争力和带动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商务商贸等高端服务业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新优势,将生态资源开发为发展新动能。

二、风险与挑战

从局部看全局,从微观见宏观,从局势见大势,目前岳阳楼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与短板:一是城市面貌整体较为杂乱,老破旧危违散布城区,道路拥堵、环境脏乱等问题依然严重,城市品质亟待提升。二是城市发展空间受限,可以直接用于开发建设的增量空间较少,改造更新疏解功能释放的“存量空间”开发难度较大。三是发展定位有待梳理和提升,城市有机更新和“退二进三”使得原有与中心城区不匹配的功能向外疏解,但尚未明确哪些新功能需要培育和提升发展。四是产业定位面临仅限于服务业为主的功能约束,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工业等发展的难度较大。五是受发展空间、城区品质等自身制约,以及周边区县发展政策等的影响,中高端生产要素以及税收大户面临外迁与外流的困境。六是税收结构面临以建筑业房地产业为主且逐步外迁的困局,支撑税收较快增长的基础不牢,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协调增长动力需要加强。七是随着其他县区的高速度发展和高品质建设,岳阳楼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面临削弱且外部竞争激烈的困局。八是干部队伍守成意识较强、创新开拓意识不足,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有待提升。九是全球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使得岳阳楼区在招商引资、对外贸易等方面面临困局。十是市内县区间功能分区分工更加精细、市外区域竞争新格局加剧,岳阳楼区高质量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与空间逐步压减,面临区域竞争加剧与外部压力加大的挑战。

第三节 阶段与特征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提出的“三高四新五个重点”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紧扣市委提出的“五个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结合岳阳楼区发展的基础和成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四五”期间岳阳楼区的发展主要呈现“六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

产业结构的升级期。面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强化创新驱动引领和市场需求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注重扩大有效投资、繁荣居民消费,推进产业强优势、补短板、实基础,推动现代商贸、文化旅游、金融保险、科教健康等高端服务业集聚和升级,探索推动都市工业、生态经济、总部经济等加速发展,积极拓展数字经济、消费经济、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形成主导产业有优势、新兴产业有成效的发展格局。

国土空间的优化期。紧抓国土空间规划机遇,突出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形态特色,科学划定和合理管控“三区三线”,加快形成“一核一带两区”的空间结构,增强城市主核集聚功能,提升南北两区联动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研究应对京广线东移的空间影响、产业影响和功能影响,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推动国土空间结构优化、效率增长和品质提升。

城市建设的攻坚期。立足岳阳中心城区建设主阵地和主战场的定位,以工匠精神开展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完善道路等各类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公园绿地等绿色空间供给,推进滨水景观带建设,重塑岳阳古城风貌,形成古今辉映、蓝绿相间的城市格局。

城乡管理的提质期。落实“以绣花般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深化“平安楼区”建设,加强“智慧城管”建设,提升市容市政设施管理水平,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健全基层管理机制,确保城市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运行更顺畅、更高效、更可持续。

文旅三产的井喷期。结合当前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文化旅游等高端服务消费扩量提质的阶段性特征,发挥融山水人文、江湖楼岛于一体的资源优势,加快资源开发和载体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休闲旅游业加速发展,引导文旅融合发展,助推金融商务、现代商业、科教健康等集聚发展,建设以文旅融合为特色、高端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高地。

民生保障的改善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区域教育中心和健康医疗服务中心优势,推动高质量就业和收入增长,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推进文化名区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文化素养,巩固五个“一公里公共服务圈”建设成果,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第二章 谋定发展路径策略,明确现代化预期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打造“三个高地”、担当“四新”使命、落实五项重点任务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和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部署,围绕岳阳“三区一中心”发展定位和“五个走在前列”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塑造“岳阳之心∙城市之根”为导向,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岳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文旅中心、物流中心、高端服务业中心“六大中心”和都市工业产业基地、总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着力实施“科教立区、开放兴区、产业强区、改革活区、依法治区”战略,加快“提质老城区、改造旧城区、振兴古城区、拓展新城区”的步伐,着力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城市建管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建设的核心引领区和首善之区。

第二节 发展定位与战略

一、发展定位

    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建设核心引领区。依托岳阳楼区独特地位和高端要素集聚基础,把服务全市作为首要任务和重大机遇,聚焦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平台功能,着力打造岳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文旅中心、物流中心、高端服务业中心,探索都市工业产业基地建设,全面引领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岳阳大城市建设。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完善配套与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提振行政办公中心功能;加快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推进创新转型升级发展,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新产业与新业态,牢固树立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金融中心。依托南湖大道、青年路等金融集聚基础,引导金融组织机构集聚,推进金融服务与城市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完善金融服务链,着力延伸金融、保险、证券、投融资等产业链,建成岳阳市金融中心。

——商贸中心。依托深厚的商业底蕴和雄厚的商贸基础,着力发展商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动商贸高端化发展,促进商旅文融合,提升岳阳市商贸中心功能。

——文旅中心。依托浓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名楼、名文、名湖优势,全力打造忧乐文化发源地文旅品牌,加快发展以新兴文化产业和都市旅游业为重点的文旅产业,为岳阳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关键支撑。

——物流中心。依托交通便利、居住集中,配套服务齐全的优势,引导物流产业集聚,发展集多式联运、城市配送、数据信息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建成岳阳市物流中心。

——高端服务业中心。依托高端商务要素集聚基础和自然生态本底和山水景观条件,聚焦要素经济、科技服务等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加快品质化生活服务资源,建成岳阳市高端服务业中心。

——都市工业产业基地。利用七里山工业基地及邻近城陵矶新港区的优势,以一二类工业为主体,探索发展都市工业及服务业,形成工业区与城市核心区的过渡带;利用奇家片区科教中心优势及邻近经开区、邻近随岳、京珠高速、空港等优势,探索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科技、高效益、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工业经济,形成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基地。

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建设首善之区。把握岳阳楼区正由快速城市化向城市品质化转变的阶段性特征,充分发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区位交通、产业发展等综合优势,进一步优化“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协调“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激活“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厘清“政府—市场—企业”三大关系,着力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生态良好协同并进,在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城市建管、生态文明、社会治理等方面形成示范、做出表率,打造岳阳市最美、最宜居、最现代化的善治善管之地。

二、发展战略

科教立区。充分依托辖区高校资源优势、基础教育资源集聚优势,全面提升科教资源的集聚能力和转化水平,使教育成为楼区集聚人气、留住人才、培养人才、集聚生产要素的不竭动力。

开放兴区。发挥岳阳楼区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自贸区建设,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精细的管理、最精准的举措提升开放水平,以全方位开放提升岳阳楼区要素集聚水平和配置效率。

产业强区。坚持产业支撑城市、城市带动产业的发展思路,提质现代商贸、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等传统服务业,培育总部经济、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高端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楼宇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高质量的产业为扩就业、惠民生、促发展提供强大经济动力。

改革活区。顺应发展形势和背景的新变化,深化基层治理网格化、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城市规划建设运营及城市资源利用体制等领域改革,以改革激发岳阳楼区发展的强劲活力。

依法治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区有机统一,实行法治、德治与自治的有机结合,持续优化法治环境、人文环境、营商环境,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一、2035年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岳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文旅中心、物流中心、高端服务业中心,基本实现富饶美丽幸福新岳阳楼区美好愿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科技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楼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影响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岳阳楼区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建设的核心引领区和首善之区。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努力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民生更加殷实、建管更加精细、城市更加美丽、社会更加和谐、文化更加繁荣,在岳阳市“十四五”发展中勇当“引领区”“首善区”。

经济更加发展。创新型经济发展成效突出,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3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5%,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0%,地方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9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深入落实,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8%

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法治建设满意度达到95%

民生更加殷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更好满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000元,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建管更加精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创新取得明显进展,“互联网+网格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水、电、气、热、公交等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建成高效率、高品质的生产生活环境

城市更加美丽。水城相融、功能完善、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岳阳“首善区”建成,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人口、产业吸纳和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滨水风貌街区、历史文化街区、中心商务街区交相辉映,江湖名城独特风貌充分彰显。

社会更加和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形成新格局,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岳阳楼区,安全生产得到进一步保障,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文化更加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公益性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表一:

指标名称

2020年预计

2025年目标

指标属性

一、经济更加发展(8项)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735

1130

预期性

全员劳动生产率(%)*

12

20

预期性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80

85

预期性

最终消费对GDP贡献率(%)*

52

60

预期性

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

87

90%

预期性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例(%)*

2.16

2.8

预期性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2.78

3.5

预期性

二、民主更加健全(1项)

法治建设满意度(%)

85

95

预期性

三、民生更加殷实(7项)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41040

60000

预期性

城镇调查失业率(%)*

≤5以内

≤5以内

约束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2

13

约束性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3.8

4.5

预期性

每千人口拥有三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1.4

3

预期性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100

100

预期性

人均预期寿命(岁)*

77

78

预期性

四、建管更加精细(2项)

新增常住人口(万)

0.5

5

预期性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91

98

预期性

五、城市更加美丽(4项)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幅(%)*

12

≥15

约束性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6

≥93

约束性

地表水达到或优于III类水体比例(%)*

97.8

≥95

约束性

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2

45

约束性

六、社会更加和谐(3项)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

0.002

0.001

约束性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指数

100

100

预期性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满意度

90.56

≥95

预期性

七、文化更加繁荣(1项)

人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平方米)

3.8

4

预期性


第三章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构筑一体化空间格局

第一节 推进“三区三线”划定和管控

科学划定“三区三线”。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划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即三类管控区)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即三条控制线)。优化“三区三线”空间关系,“三区”覆盖整个国土空间且互不交叉重叠,“三线”互不交叉,确保城镇空间中包含城镇开发边界管控界线、农业空间中包含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空间中包含生态红线。

明确三类空间功能。生态空间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包括森林、湿地、河流、湖泊、滩涂等各类重要生态功能区,要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统筹一般生态空间保护和利用。农业空间以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为主体功能,要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空间布局,强化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城镇空间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要按照大城市核心区的建设要求,确定城镇空间发展策略,引导老城区、新城区和重点镇区协调发展。

加强三条控制线统筹管理。按照中办、国办《买足球的软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要求,完善三条控制线划定和落地,引导形成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生态保护红线包括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大型水体、生态绿地等,面积不少于1324公顷,推进边界划定,明确差别化管控要求,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永久基本农田,要加强对各类建设布局的约束和引导,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负面清单,对难以避免的开发建设项目进行严格论证和控制。城镇开发边界,要落实分级审批,实施规划编制和建设开发行许可制度,集中开展各类城镇开发和建设活动。各类基础设施应尽量并线、预留廊道,做好与三条控制线的协调。

第二节 构建“一核一带两区”空间格局

城市主核。以东茅岭、南湖大道、五里牌、花板桥等中心城区合围地带为核心,打造引领岳阳大城市发展的成长核心。以东茅岭、杨树塘、四化建和洞庭环球中心等地块为主要承载空间,高起点谋划城市对外服务功能,重点发展新型商业、现代金融、商务、旅游集散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完善基础设施水平,强化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职能,打造服务湘北地区的现代商贸商务金融核心区,引领大城市高质量发展。

滨水经济带。“一湖两岸”为切入,依托洞庭湖滨水岸线及道路交通系统,以洞庭湖环球中心、岳阳楼景区及周边区域、东风湖新区、王家河、南湖、芭蕉湖、吉家湖周边为关键节点,打造岳阳楼区连接城陵矶临港新区、君山区和云溪区的滨水经济带。

北翼联动对接区。强化与城陵矶临港新区、云溪区、君山区及经开区在产业链上的垂直分工与横向协同,围绕周边区域生产及生活配套需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总部经济、城市新经济、都市工业、工业服务业及生态居住。统筹东风湖新区、七里山片区及胥家桥片区规划建设,合理布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型城市综合体,推进路网相连,促进组团联动聚合发展。

南翼辐射带动区。充分利用奇家岭郭镇片区环境优势和对外交通优势,以湖南理工学院等驻区高校、麻布大山省级森林公园和郭镇集镇中心区等为主要承载区域,强化对接长沙、辐射岳阳县的城市功能植入与培育,重点发展科创文教、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特色商贸、生态文旅、生态居住等领域,探索发展产学研结合的都市工业。统筹片区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强化片区级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对周边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扩大岳阳楼区经济腹地。

第三节 深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农业生产、人口流动、文化资源等差异化条件,分类推进村庄规划建设。积极引导集聚提升和特色保护类村庄的规划建设,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特色,建设一批省级田园小镇、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积极争创郭镇国家级特色小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因地制宜改善道路、供水、厕所、污水、垃圾收储处理等基础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村庄人居环境质量。培育特色乡村产业体系,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家庭农场、农业综合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鼓励返乡入乡和留乡创业人员创新经营模式。推动“农业+”多业态融合发展,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营销、休闲民宿、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继续支持经济薄弱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发展活力。

推动城乡多元融合。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取消中心城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限制,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逐步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简化户籍迁移手续。推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及宅基地的体制机制,探索政府引导下工商资本、金融资本与农集体合作共赢的模式。统筹利用乡村资源资产、入乡资本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农民持续增收。有序开展城乡公共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构建分级分类投入机制,加强城乡互联互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第四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第一节 构建都市现代产业新体系

一、聚焦突破生产性服务业

以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和高端服务业等四大产业为重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方向迈进。

现代金融。以南湖大道金融集聚中心为依托,积极探索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强化重大载体支撑,引进培育一批证券、基金、咨询、保险等公司,组建或引入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消费金融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担保、小额贷款、典当等业态发展,建立金融产业链。推动青年路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进金融服务与城市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商贸金融、财富管理、消费金融、科技金融和养老金融。深化融资租赁资产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打造融资租赁全产业链。推动金融产业从传统的信贷功能向资本融通、资源整合和资产增值等多重功能扩展。强化信贷投融资功能,加大对自主创新、数字经济、社会民生、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完善担保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贷款服务。健全银企长效合作机制,促进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推进信贷产品创新,探索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中小企业信用互助计划等金融产品及服务。拓宽保险服务领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

商务服务。以服务高端化为导向,以总部经济为引领,着力引进一批高端商务服务企业,鼓励本地龙头商务服务企业向专业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壮大法律、会计、咨询、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等商务服务业。围绕现代服务、科技研发、高端制造等领域,依托区内金融、商务服务业,吸引一批国内外特别是岳阳市及其周边知名企业来区设立综合型总部、地区性总部及职能型总部,推动岳阳楼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繁荣,打造引领岳阳、辐射周边的总部经济新高地。

现代物流。实施市场主体赋能行动,加快引进智慧物流龙头企业,“四位一体”推进全区智能化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管理平台、供应链管理体系和智能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大力支持花果畈等专业市场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发展。依托胥家桥物流产业园,加快“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建设,构建“多式联运”大数据服务平台,引导其与周边物流园区、交通枢纽联动,吸引物流企业在岳阳楼区设立物流总部,建成集多式联运中心、城市配送中心、信息数据中心和配套服务中心于一体的物流园区,打造立体、联动的大城市现代物流中心。实施产业生态圈培育行动,支持搭建全流程联运平台,推动应用场景创新,引导多平台融合对接。实施智慧供应链创新应用行动,以供应链协同和模式创新为核心,鼓励发展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和供应链管理与咨询服务,推动物流产业链向成熟方向发展。实施智能仓储改造行动,推进仓储设施智能化改造,鼓励智能共享仓建设,优化仓配一体化布局网络。鼓励布局发展同城货运、即时配送、数字冷链物流等业态。

高端服务业。重点突破发展要素经济和科技服务业。全力打造大城市要素配置中心,通过各类平台建设,吸引岳阳市乃至全国的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知识流,有效配置各类资源,集聚各类高端要素。推动知识产权交易、股权服务代理、文化创意要素交易等交易平台建设,引导各类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产权评估、价值分析、交易、转化、质押、托管等服务。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构建立足岳阳楼区、辐射周边的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政务信息资源,鼓励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实现创意、项目与资本精准对接;设立专门的人才引进、服务、交易、培养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探索人才服务长效机制,推动人才要素集聚。积极盘活区内已有商务、商业楼宇,推动业态升级和模式创新,推进高品质、地标型载体建设,提升楼宇经济发展水平。以奇家岭片区、青年路和七里山片区等为核心,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探索建设一站式“双创”服务中心,聚集政府、高校院所、市场机构等资源,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青年路和七里山片区的科技创新园区为依托,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项目落户,设立、引进若干高水平科研中心、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全力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以奇家岭片区为依托,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发展技术转移服务,鼓励引导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在此设立高端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和成果转化基地。积极拓展创业孵化服务,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发展,支持建设“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服务链条。

二、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以现代商贸、文化旅游和健康服务三大产业为重点,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和品质化发展。

现代商贸。实施智慧商圈建设工程,支持开展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等形式的新零售业态和运营模式创新,支持数字化门店建设和分享经济、订制包销、社交电商等模式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为依托,引入VR试妆镜、虚拟试衣屏以及智能无感支付等体验,融合线上服务、线下体验及现代物流,打造区域性智慧商圈。实施“湘北首店”工程,引进发展体验中心、定制中心、品牌之家等商贸新业态,重点引进国际品牌、国内知名品牌和品牌旗舰店,引导中高端消费。实施新零售示范培育工程,鼓励商业设施的数字化建设,支持各大商场、综合体、商圈、商业街、社区等加强商业基础设施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加快大型商场、综合体等载体引进和建设,打造新零售业态集聚区和发展示范区。实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工程,打通电子会员系统与网络传媒平台,建设“网上东茅岭”“指尖天伦城”,及时发布档期活动及商品优惠信息,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开展购物中心、百货店体验消费转型试点,引导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差异化主题定位,向智能化、多样化商业服务综合体转型,增加餐饮、休闲、娱乐、文化等设施,由商品销售为主转向“商品+服务”并重。推动实体店、移动终端、PC终端、社交媒体融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造零售业与顾客社群化的供需关系。实施市场升级行动,结合人口、产业需求优化市场布局,改造提升梅溪桥、泰和等传统专业市场,建设集产品展示、信息发布、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专业批发市场。

文化旅游。围绕全市千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一湖两岸”区域形象设计和功能布局、业态培育,编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充分释放文旅经济活力,推动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岳阳楼和洞庭湖为核心,以历史古迹为依托,加快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和3517片区开发,实施文庙、庙前街、桃花井片区等升级改造。开发多样化的主题旅游产品,重点发展水产美食、明清民宿、文旅研学、旅游演艺、情景体验、水上旅游等业态。围绕京广铁路东移,超前谋划旅游景观设计和功能开发。推进沿湖风光带功能升级和景观提升,拓展夜游、夜食、夜购、夜宿产业链。巩固东风湖环境治理成果,以“水清、岸绿、路畅、景美”为目标,打造岳阳楼区城市形象新名片。推进麻布大山城市后花园建设,以建设岳阳人的身心休憩之乡为目标,以业态优化为支撑,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导入,打造市郊新景点。加强旅游营销,推动旅游功能组团开发,加强旅游资源空间联动,加大功能性项目导入,与商、文、工、农、体深度融合,培育一批精品节庆、特色会展等活动,打造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推进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重点突出旅游集散、旅游咨询、综合服务等功能,重点完善酒店、停车场、购物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形成点面结合、架构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健康服务。借助市级平台,与国内一流医学院积极开展合作,依托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培养康养产业专业人才,建立产学研基地,重点发展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健康管理鼓励开展医学检验服务、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康复护理等业务。积极引进区域领先、国内一流的医疗机构,集医学研发、健康管理、康复养老等功能于一体,形成以高端医院群为核心的健康医养中心。养老服务领域积极引入知名健康产业集团、老龄服务专业企业,带动岳阳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业专业化、细分化发展,提升医疗健康养老服务能级。结合奇家岭片区的生态环境优势,打造集医、养、研、游、制于一体的“高端化、聚拢化、产业化”的生命健康服务链,成为特色鲜明、区域领先、辐射周边的健康产业高地。夯实基层基础,提质改造区人民医院,打造区级医疗中心,完善和提质改造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卫生院),逐步实施乡村(中心、站)一体化管理,巩固公共卫生三级网络。围绕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加快发展居民和家庭服务,引导家庭服务企业多渠道、多业态提供专业化的生活性服务,推进规模经营和网络化发展,创建一批知名家庭服务品牌。

三、创新谋划新经济新模式

壮大数字经济产业。实施数字产业提振计划,高标准推进奇家岭高校孵化基地、胥家桥物流电商园、七里山新型都市工业园、吕仙亭洞庭北路文旅产业园四大平台建设,积极谋划布局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服务型数字经济发展为特色,培育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智慧城市。推动数字化智能城市治理,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和城市生活等方面应用,着力建设“智慧楼区”。加快建成“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信息平台,建设全局统一的综合交通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智慧公交、智慧停车等建设。

——智慧旅游。谋划建设区文化旅游大数据中心,整合全域旅游、乡村旅游、投融资项目等数据资源,全面提升智慧管理和服务水平。开展智慧景区示范点创建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上实现数字化、智慧化广泛应用。

——电子商务。深化重点企业和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应用,推广定制化生产和精准营销新模式。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跨境电商创业创新中心建设,打造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引进培育一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

——数字金融。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建设创新型互联网金融平台,稳妥开展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业务,规范发展互联网支付业务等新型金融业态。加快金融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支持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数字化转型,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证据固化、积分管理、链条跟踪、跨境支付等方面的应用。

——智慧物流。积极开展智慧物流应用试点,推动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加强各物流基地信息互联互通,推动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共用。推进多式联运系统建设,开展“一站到底”全流程信息服务。

——智慧医疗。发展互联网医院,创建互联网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网上预约分诊、随访跟踪等“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积极推动“互联网+医疗”,实现线下医疗卫生服务与线上健康信息服务的融合,推动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发展。

——养老托幼。推广智慧健康养老,支持建设智慧健康养老创新中心、养老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和健康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创新发展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等服务方式。推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托幼领域深度融合,丰富服务产品供给,提高服务便利化、智能化水平。

——平台经济。支持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打造协同制造平台、电商平台、物流平台。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结合、跨界业务融合新模式,在医疗、社区、家政、教育、健康等领域建设一批大型生活服务平台。

——分享经济。面向初创企业加快办公空间、办公设施、生产设备等创业要素分享,培育发展共享出行、共享租住、共享物品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众包、众创、众扶、众筹经济。

——智慧教育。推广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分散教学与集中教学结合的学习模式,打造线上教育品牌,推动重点平台企业和学校建设适合大规模在线学习的信息化基础应用平台。支持互联网教育服务和内容创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广在线职业教育,构建完善市民终身教育体系和数字化技能培养体系。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行动,广泛开展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建设。创新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模式,推进网络化协同制造,鼓励精准制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满足个性化、定制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进数字农业基地建设。

四、探索发展新型都市工业

按照打造“中三角最精致的养老服务创新谷、湖南一流的产教融合实践地、彰显岳阳大城市形象的都市休闲后花园”的定位要求,积极谋划布局新欧鹏教育小镇、创龄健康小镇、运动休闲小镇、都市田园小镇、巴陵Gpark等项目,高起点推进奇家岭—郭镇片区建设,统筹推进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和建设用地供给,加快发展健康养老、现代教育、旅游休闲、特色商贸、生态居住等产业。以科创研发产业为引领,总部经济产业为引擎,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集聚人才、企业,突出共享经济,打造“创新创业创造”的三创产业新模式,建成融合创新创业、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生活居住、社区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七里山产业社区。

“应用+服务”为发展路径,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持续攀升产业链高端环节,推动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智慧工业,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利用清洁生产等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生产装置,提升工业生产绿色增加值。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对接琵琶王电商园区,拓宽销售渠道,对接岳阳楼区文化宣传平台,与教育文化、创意设计融合,发展新业态。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培育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服装设计、服饰配件开发、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型都市工业,鼓励都市工业企业互联化、数字化、便民化。鼓励开展网络协同研发设计,支持开展各类众创、众智、众包、众设的线上创作活动。推动在线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知识共享、成果转化、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

第二节 高效紧凑开发四大片区

奇家岭郭镇城市新区。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建设奇家岭科教城,培育引进双一流高校异地校区、创新研究院,积极引进优质中学资源,探索发展产学研结合的都市工业。以湖南理工学院等创业创新策源地为主要节点,以岳磁旧厂房、高校周边农居房等低成本空间载体为依托,推动校区、厂区和社区“三区”联动,培育科创孵化、信息软件、基于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新型服务贸易业等新型业态,建设奇家岭创新创业走廊。依托麻布大山森林公园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和周边区域乡村景观和农业基础,加快完善旅游休闲配套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民宿酒店、特色餐饮等乡村旅游业,打造“秀山、旁城”的环城游憩带。以健康文化为主题,依托健康新城,加快组织大项目落地,重点培育高端康养、医疗等大健康产业,并以此为契机完善城市公共设施的配套,打造片区级城市新区。

七里山新经济成长区。围绕经开区高端制造、临港新区电子信息等发展需求,加快建设高能级产业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大力发展研发设计集聚发展工业物联网营销中心等新兴产业,构建服务主城区、港区及经开区的生产性服务体系。吸纳白领阶层和留住已有的人流,依托东风湖生态园建设生态宜居之地;依托花果贩工业区等加快建设创新科技园等产业平台,围绕物联网、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领域,集聚无线传感器、工业机器人等相关企业,打造都市绿色新型工业产业基地。

桥西滨水活力区。围绕“滨水”和“文化”两大主题,实施滨湖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工程,加快推进洞庭新城、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岳州古城建设,重点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产业,提升“一湖两岸”(东岸)建设品质。依托老城区留存的街巷格局和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梅溪桥中华茶文化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培育特色餐饮、民宿酒店等慢生活业态,带动老城区有机更新,打造具有巴陵地域特色和岳阳市井生活气息的展示地。依托东风湖新区滨水景观优势,坚持“特色文旅”和“滨水休闲”驱动城市更新进化,培育“创新岛-众创中枢-研试园”全生命流程孵化的创新空间,建设城市阳台、金茂洞庭明珠塔、湖鲜小镇以及品质住区等重点项目,加快聚集现代服务产业要素,打造充满活力的滨湖新城。

胥家桥物流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综合交通优势,强化与临港新区硬件和软件链接,实施差异化战略,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重点发展冷链物流、中转配送、物流加工等业态,集中城市零担物流、城市快递服务,大力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努力促成港口物流、空港物流和终端物流的有机融合,并构建完整物流服务配套设施,使胥家桥物流园区成为全市物流中心、岳阳市物流供应链基地。

第三节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完善产业鼓励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调解决重点企业困难。严格落实《岳阳楼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扶植奖励办法(试行)》、《买足球的软件加强建筑服务业综合治税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从企业发展、创新生态、用地保障、税费扶持等方面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全面破除民营企业发展障碍,消除各领域的隐性壁垒,让民营企业放开搞活。大力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机制,让民营企业放心经营。积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在靠前服务上体现“亲近”,在规范服务上做到“清白”,打造公平公正、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放手发展。

完善行业商会协会体系。鼓励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行业协会、商会、联盟,有序引导行业协会商会与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供给,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以及信息公开披露等内部规章制度,建立与会员单位的磋商制度,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形成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联盟等社会组织在“参与制定规划、跟踪产业动态、开展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发展”等领域的桥梁纽带作用,协同推进产业发展。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在行业指南制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第三方咨询评估、资质评定,以及市场建设开拓、行业合理布局、经营模式创新、商品创新创意和品牌化经营等方面,开展调研、提出建议、积极探索。

完善产研结合与政银合作体系。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与国内先进技术研究机构合作,建设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保护、公共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中介机构和企业参与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平台市场化运营水平。以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研发为转介、以产业化和市场化生产应用为出口,促进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构建全链条式创新产业体系。设立产研联合创新资金,推动龙头企业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活动、优秀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引导鼓励买足球的软件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挂职服务企业创新。积极发展市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建设岳阳“城市大脑”,构建服务于大众的云计算开放平台,通过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为不同客户提供特色服务。因地制宜扶持建立一批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第五章 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建设现代化魅力城区

第一节 塑造城市特色景观

推进滨水景观带建设。着力打造“圣安寺-专家楼-慈氏塔-岳阳楼-城陵矶”滨水景观带,进一步畅通沿线滨水空间。依托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局部节点及区块景观功能塑造,结合洞庭湖环球中心建设,打造岳阳新地标。以“穿越时光”为特色定位,以洞庭湖沿湖水体、开放空间、滨水建筑、道路和桥梁等为照明载体,实施夜景亮化工程,营造宜居水岸景观照明氛围。依托东风湖新区建设,打造东风湖—吉家湖环湖滨水景观带,建设东风湖东岸城市阳台,结合金茂洞庭明珠塔等地标性建筑,形成重点突出、层次丰富的环湖城市天际线。强化环湖滨水地带大型公建、现代建筑群精心布局和建设,打造开放和充满活力的多功能城市开敞空间。

构建互联互通水网格局。严格落实《岳阳市城市规划区山体水体保护条例》,实施山、河、湖、湿地四大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加强对城市水系自然形态的保护,稳步推进芭蕉湖、王家河、南湖、东风湖、吉家湖与洞庭湖等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配套建设一批滨水景观公园,打通多处滨水“断头”绿道,推进东风湖、王家河等滨水绿道贯通成网,恢复河湖水系流动性按照“可观、可游、可玩”的总体思路,拓展建设城市水景观和亲水近水空间,打造多种亲水载体,促进城水相依、人水相亲。

凸显“城中有山”特色景观。依托麻布山、甄壁山、金山、尚书山等,因地制宜建设架子山公园等山体公园。划定山体保护线,划出山体景观通廊管控区,对山体、景观建筑等周边街区的建筑高度、建筑风格进行控制,结合建筑高度控制,打通城市多角度视景点的望山、望湖、望楼视廊,打造特色山体容貌景观。

推进城市增绿造景。统筹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工作,整合中心城区的山体、河流和滨湖湿地资源,持续推进公园绿地体系建设。全方位推进市区拆违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工作,切实增加城市绿量,形成推窗见绿、出门进绿、处处有绿的景观风貌。推进特色文化与园艺景观融合,打造一批特色景观小品,建设具有岳阳地域特色的城市绿地景观体系。将增绿造景与老城改造、新城建设、特色街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机融合,推进增绿效益最大化。引导街区花园再造和全民参与,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绿化美化,激活城市绿色“细胞”。

第二节 优化提升城市风貌

重塑岳阳古城特色。依托岳阳渊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宝贵丰富的旅游资源,着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提质老城区、改造旧城区、振兴古城区、拓展新城区”。以东抵京广铁路、北至城陵矶、南至湖滨党校合围形成的城西旧城为主要承载区域,以汴河园路以西、巴陵西路以北、洞庭北路以东原际华3517厂区等为重点,联动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大手笔、高起点规划建设岳阳古城,打造“岳阳之心”历史文化地标。强化功能空间再造和业态整体策划,在保留慈氏塔、吕仙亭、乾明寺等既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追溯岳阳城市变迁轨迹,建设具有文化、休闲、旅游、经营、创业等多功能的大型古城综合景区。

管控引导城市建筑风貌。强化建筑主基调和色彩控制体系,以暖灰色为主基调的城市总体色彩,通过冷色系作为辅助点缀,形成丰富又统一和谐的城市色调,推进滨水区域、历史区域、临山区域建筑特色分区指引。提取和传承岳阳楼、湘北传统民居以及近代建筑的木制、飞檐、斗拱、封火山墙、木板门窗、门庐、立柱等地方建筑符号,营造具有岳阳地域特色的建筑风貌。

    推进市容市貌美化。按照“建筑规范、道路平整、停车有序、环境整洁”要求,完善街巷、道路交通、市容环卫标准规范,深入开展综合环境提升整治攻坚行动。融合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注重地上地下空间的集约开发联动、地下综合管廊与周边市政设施衔接。稳妥推进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建设,着力解决过街难、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严格执行城市规划,严控新建违建,实施违法建设“控新化旧”。推动交通路网提升改造,提高绿色出行比例。实施停车场新建及扩建工程,搭建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加大乱停车整治力度。全面推进背街小巷提质改造,强化环境整治提升,推动垃圾分类实施,加强水环境治理,全面实行雨污分流。抓好违法建设防治、渣土扬尘治理等工作,科学引导占道经营,有序开放地摊经济,促进夜经济发展。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创新开发运营模式,综合采用政企BOT项目转让、城市发展基金等方式,加强老(旧)居民小区公共配套以及小区路网、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改造。对符合条件成立业主委员会的老旧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实施“适老化”和“节能化”小区改造试点工作,引入健康养老服务、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业态,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居住品质。创新城市更新理念,采取“拆改并举”“先建后拆”等模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重点在“老”“旧”“拆”字上下功夫,加大对“拆而未净”地块攻坚力度,全力解决遗留地块扫尾问题。


第六章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第一节 畅通对内对外交通网络

建设多向辐射外联大通道。突出“联通两大都市圈、畅通岳阳都市区”,协力提升岳阳对外辐射力和综合交通枢纽影响力。抢抓高铁时代新机遇,推动建设平益高速、常岳九快速铁路、岳长城际铁路,协同推进荆岳昌高铁建设。打通区域高速公路通道,开展杭瑞高速出入口等规划建设,大幅改善时空可达性,全面提升岳阳枢纽对外辐射能力。积极推进京广铁路岳阳市区段东移G107东移等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内外路网通达互联。全力疏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建成西环线城市快速路,实施赶山路东延工程,完善东西向对外联系通道。推进巴陵大道高架快速路建设,积极谋划洞庭大道、花板桥、王家河等地段城市高架和快速通道,南湖大道向南延伸下穿式隧道,开展岳阳大道、巴陵中路和求索西路西延至君山的建设方案比较与研究。加快完善支路系统,提升道路等级,畅通道路微循环系统,打通中心城区断头路,进一步改善城区路网结构。加强东茅岭等重点拥堵地区交通建设,加快下穿东茅岭步行街的巴陵路东西向隧道建设,拓宽巴陵中路新路口至琵琶王立交桥路段,疏通主干道咽喉。加快推进奇家片区、铁西片区城市道路建设。加快推进交通综合整治“九大行动”,围绕“半年见成效、一年大变样、两年成常态”三个阶段性工作目标,“一点一策”精细化治理。

建立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公共交通线网布局,建立以大、中运量公交为骨干网络,常规地面公交为基础网络的公共交通系统,提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多样化、高品质、有竞争力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加快冷水铺公共交通枢纽建设,实现公交组织模式从以线路为核心提升至以枢纽为核心的转变。匹配城市空间发展和人口布局需求积极推动岳阳轨道交通研究和规划。积极推进跨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通过开通城际公交、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等方式逐步推动岳阳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的公交客运服务双向延伸。

大力推动智能交通发展。开展智慧交通顶层设计,加快交通感知网建设和交通大数据归集共享开放,鼓励社会主体进行增值开发利用。进一步完善腾讯扫码、银联闪付、全国一卡通、支付宝乘车等功能,推进“掌上公交,智慧出行”。加强与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阿里巴巴等合作,积极应用5G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培育和发展智慧高速、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等“互联网+便捷出行”新模式。推动停车场智能化建设,不断提升效率。

第二节 强化能源基础设施保障

优化电力供需网络,持续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融入全国、全省、全市电网格局,结合大型电力负荷中心分布,完善电网主干网架结构,提高区域电力交换和保障能力。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结合新能源汽车需求推进充电桩建设。提升农村电网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数字化改造,提高农村电网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提升天然气供应能力和覆盖率,加快完善天然气泵站、管网体系。大力发展各类清洁能源,鼓励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第三节 完善水利设施体系

完善供水设施布局,优化供水网络,加强饮水水源地保护,建设安全优质、城乡统筹的供水保障体系。加强防洪抗涝设施建设,巩固长江、洞庭湖堤防能力,加强重点湖泊岸线和关键河段整治,治理低洼易涝地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开展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以及城市内涝综合治理,推进实施31个城市内涝点排渍工程、韩家湾地段防洪堤、七里山地段城市防洪堤与排涝泵站建设工程,提升各类洪涝灾害防治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技术装备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田间小型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推进防汛防旱能力建设,完善灾害监测预警、联防联控和应急调度系统。


第七章 深化绿色发展示范,打造美丽宜居首善区

第一节 筑牢系统安全格局

强化生态红线保护与修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制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界,明确管控要求和措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持续实施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洞庭湖口铜鱼短颌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麻布山省级森林公园等保护和修复,加强沿湖重要湿地的保护工作。深入推进城市绿化,加快形成沿湖、沿河、沿路防护林带,开展城市和郊野公园建设,提升山区林地质量和物种多样性,不断增强生态防护和水源涵养能力。

打造最美洞庭湖湾区。落实国家、省、市买足球的软件长江和洞庭湖岸线生态保护的相关要求,严格执行空间管制规划,系统实施滨湖、沿江地区生态修复保护、水环境污染治理、防洪能力提升等工程,维护湖区及岸线生态服务功能。按照生态优先的要求优化滨湖、沿江岸线功能分区,切实加强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受损湿地,维护自然湿地岸线,对非法建设项目进行集中整治。加强岸线景观提升改造,在确保防汛功能、生态修复、还原自然的大前提下,实施码头治理、违建拆除、杂物垃圾处理等行动,建设江湖交汇景观风貌区,打造最美、最宜人的洞庭湖湾区。推进东风湖、芭蕉湖及其他内湖水污染治理配套相关项目。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育。完善地区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定期开展重要湿地、森林公园等重点区域生物调查,加快构建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加强野生种植物资源保护,加大对铜鱼、短颌鲚等珍稀生物及其栖息环境的保护力度,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完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措施。加强野生动植物执法保护工作,禁止捕捉、宰杀、采摘、使用各类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加强外来物种入侵、转基因生物安全、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等风险防控,促进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二节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强大气污染防控。紧扣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深度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提升重点行业、工业集中区污染防治能力,制定实施“一企一策”VOCs强化管控方案。加强施工、道路和堆场码头等各类扬尘污染管控与治理。发展绿色交通,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推进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加快车用燃油品质升级,淘汰老旧汽车、黄标车,推广新能源汽车或清洁能源汽车,加强柴油货车、船舶污染治理和面源污染控制。加强工地、道路扬尘管理与控制,整治餐饮业油烟污染,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提高城市燃气化率,推进农村地区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积极开展氢能应用示范,推进氢能在生产、生活等多领域应用。加强重污染天气防范应对,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落实长江水污染防治要求,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量总量控制和减排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将东风湖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样板。聚焦“三河一湖”黑臭水体问题,坚持水岸同治、源头截污理念,以老小区、旧城区、工业区等为重点,按照“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排水全许可”的要求,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截污纳管,打通断头管、修复破损管、纠正错接管、改造混接管、疏通淤积管,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工程,持续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深入推进近岸水域污染防治,强化排污口整治和直排污染源监管,全面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创新水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加强与三峡集团等企业合作。

防控和治理土壤污染。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确保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全面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推行污染地块分类分级“清单式”管理,严格土壤污染源监管,严控新增土壤污染,科学有序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强巴陵石化己内酰胺、洞氮地块等典型高风险污染场地修复,实施城市周边、重污染工矿企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等土壤污染修复。积极开展农田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全面推广污染土壤修复工作。

推进固体废物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废弃物减量化工作,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居民生活各领域推进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探索多元化的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处理模式。优化一般工业废物处理模式,鼓励工业园区建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拣设施,严格落实危险废物安全处置要求。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推广秸秆高效利用模式,推进废旧地膜、微灌材料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

推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加快完善全区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预警平台,提升重点污染物收集处置、监测监控、应急处置和执法监管能力。深化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管体系、法治体系和经济政策体系,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废弃物一体化监管体系和跨区域非法倾倒监管联动机制,推动废物跨区域非法倾倒的快速响应处置。推动建立共同防范、互通信息、联合监测、协同处置的跨区域应急管理体系,强化重大活动环境安全协作保障。

第三节 推动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大力实施工业节能降耗,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碳行业产能增长,采取节能技改、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挖掘工业部门内部节能潜力。积极发展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提高新建绿色建筑比例。实施运输及车船结构调整行动计划,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船舶。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开展政府机关、高等学校、文化场馆、医院、体育场馆合理用能改造。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企业内、企业间、园区内、社会间的物质、能源循环链,创建节能和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项目,加快循环型农业建设。优化能源利用结构,严控化石能源消耗总量,积极发展光伏、风力、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实施工业企业屋顶、农业大棚等应用示范区工程,推动智能电网应用示范。提升低碳城市服务水平,组织实施一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工程。

促进水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全面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制度。进一步推广工业、农业节水技术和居民生活节水器具的应用,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优化水资源结构,统筹利用江河湖库水资源,促进再生水、雨水、屋顶接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统筹开展防洪水、排涝水,加强水资源科学利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三线三区”的管控作用,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重点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民生项目的用地需求。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定产业用地的投入、产出标准,有序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加快村庄闲置地、废弃地整理和复垦。

构建新时代生态文化体系。坚持舆论引导和公众参与并重,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努力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行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餐饮,推广环境标志产品,全面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建设一批“生态文明示范镇”“生态文明示范村”“绿色园区”“绿色校园”等深化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文明引导活动。积极引导家庭节能节水,鼓励购买节能节水产品。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扩大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范围,培育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骨干企业。


第八章 扩大优质服务供给,打造最具幸福感名区

第一节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

做大做强基础教育体系。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配建金茂、融创、恒大小区公办园。加大回收、改造公办园建设力度,巩固公办园建设成果,新增公办园学位8000个。巩固扩大小学教育优势。配建岳阳市一中东风湖学校、环球融创实验学校、朝阳恒大小学,新建建湘路小学。推行集团化办学新模式,改(扩)建滨湖小学、奇家小学、胥家桥小学、洛王中学,打造东方红滨湖小学、朝阳一分校奇家小学、东升胥家桥小学、东升小学洛王分校,巩固“大班额”“大校额”化解成果,严格落实“基础教育十条”,深入实施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提升岳阳楼区基础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和美誉度。做强中学教育,切实加强与国内知名中学合作办学,推进学校特色竞争、错位发展、优质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学有优教”的需求。建立适应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体系,打造广覆盖、多类型、多层次、开放便捷的终身教育服务平台,完善多元化继续教育体系,推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特色品牌建设。加快高等教育突破发展,采取引进、新建、升格、合作办学等多项措施,扩大本科层次高等教育资源。支持湖南理工学院升级大学,全力推进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转设工作。

做深做实基础医卫体系。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方位健康服务。推进医疗机构提质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建成区和办事处(乡)两级,居委会、村社区卫生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整合医疗资源,推进区人民医院改扩建或异地搬迁重建,加快建设区级医疗中心、居民健康体检中心等,积极筹建区中医院,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区域布局,推进洞庭、吕仙亭、金鹗山、岳阳楼、枫桥湖、洛王、望岳路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实现双向转诊、转检、会诊、联网挂号等远程医疗服务。健全公共卫生防护体系。加快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提升对重大传染病的预警和处置能力,健全“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推行临床诊疗规范,健全医疗质量控制动态监测和反馈机制、医疗绩效评价机制,确保医疗质量;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供应充分,缓解“看病贵”问题;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持续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加强培训和引进中医药人才,培育中医特色科室,推广中医适应技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全生命周期保障市民生命健康。巩固完善婴幼健康服务,切实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高效、优质、有特色的医疗保健服务;做好重点寄生虫病及地方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

做准做亮就业保障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稳就业促创业等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让企业及群众享受真金白银的稳就业政策。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规模,加大失业保险金援企稳岗的力度,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服务经济等为主的就业吸纳渠道。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全方位支持各类创业载体建设,建成一批省级、市级创业示范(孵化)基地。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创新实施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高效开展就业援助工作,采取“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送补贴、送服务”和走访特困就业困难人员等服务形式,切实为贫困劳动力、退捕鱼民和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创新开展“春风行动”等招聘服务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

做全做优社会保障体系。强力推进扩面征缴工作,在制度全覆盖基础上重点推进法定人群覆盖,稳妥做好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的参保工作,研究新阶层人群参保覆盖。稳步提升各类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确保各类养老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多策并施落实社保减负,落实好社保费减免和缓缴等惠企惠民政策。加强社保基金稳健运行保障,规范基金收入支出,系统性推进风险内控体系及机制建设,加大打击欺诈骗保力度。积极完善社保体系建设,稳妥做好社保费征收职能划转后续工作,积极配合推进养老保险改革,做好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深入开展社会救助和人道救助工程,完善包括低保、住房、特困家庭子女教育、大病致贫等为一体的救助体系,实现对特殊人群、特殊疾病的精准医疗救助。积极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发挥互联网对人社各项业务工作的引领促进作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覆盖城乡的老年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养老保障和老年人医疗保障水平,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一公里养老服务圈”。完善妇女、儿童、残疾人、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服务保障体系。

做细做精“网格化”管理体系。“网格化”为基础,探索建立以“社区大党建”为核心,以社区议事会、居委会、社区服务站、业委会(自管会)、驻区单位、志愿者团队和帮扶共建单位等7个治理主体为支撑,以社区N个“楼栋小单元”为支点,搭建“1+7+N”的治理平台。深入开展“法治为核心、德治为基础、自治为主体”三治并举工作,完善社区“三治融合”新格局。深入实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三合一”工程,提升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水平。以“一公里”为服务半径,加快五个“一公里公共服务圈”建设,实现政府服务范围全覆盖及各区块服务水平均等化。改善便民服务设施,建设专业化社区服务队伍,提升“网格化社区”平台服务质量,为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积极推进未来社区建设,以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中心,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大坐标,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完善殡葬管理服务,统筹推进公益性公墓和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保障“逝有所安”。健全残疾人福利综合保障体系。

第二节 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

大力推进文化名区建设。立足岳阳文化发源地和历史承载地的基础和优势,挖掘名江、名湖、名楼、名人复合文化资源,打造湘湖文化独特、社会文化繁荣、精神生活丰富的岳阳“首善区”。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加强巴陵文化、忧乐文化、饮食文化等研究和整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和传承展示场馆,加强岳阳楼、慈氏塔、岳阳文庙等遗迹保护与利用。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意园区、街区,培育文化演艺精品和文化企业,加大各类工艺品、旅游商品等开发,鼓励新兴媒体、动漫游戏、网络文化等文化新业态蓬勃发展。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设文化特色鲜明、旅游功能突出的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四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程度,统筹规划布局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深入开展文化惠民行动,举办音乐节、文化节、全民阅读等各类活动,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文化服务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行动。构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及功能完善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化服务体系,以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推动城市社区体育设施高效运营,实现农村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推进体育资源共建共享,鼓励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丰富老人、妇女、儿童、职工、残疾人等各类人群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将惠及全区干部职工业余生活的“万步行”和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四项赛事形成品牌化常态化,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推动体育社团社会化、实体化改革,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积极举办马拉松等特色赛事,促进体育消费和区域宣传。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培育体育健康文化。

第三节 建设高水平文明城区

推动文明创建常态化。强化组织领导,自觉坚持“面子”和“里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文明城市长效创建和管理措施,健全领导挂钩、常态督查、月度测评和问责追究等机制,实施文明单位动态管理机制。广泛开展贴近群众系列活动,实行区领导负责、条块结合的指挥长调度推动机制,实现文明城区创建工作贴近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强化文明城区创建和管理的项目支撑,明确各类重点行动和主要项目。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落实“两纲要一条例”,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实现实践阵地与实践活动的全域覆盖。推动核心价值观宣传向各类媒体、各类公共空间、各类宣传文化阵地、各类人群延伸,把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发挥先进典型道德引领作用,加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志愿者等宣传。深入实施多领域、多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全社会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反对迷信邪教、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深化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文明引导活动,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六大整治”行动,广泛开展全民学礼仪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着力传播新风正气。开展社会组织建设工程,大力培育在省市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社会组织。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第九章 深化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应用型创新中心

第一节 全力推进人才强区建设

积极实施“菜单式”引才。积极落实“巴陵人才新政20条”等政策,把人才作为创新第一资源,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活力。探索推出符合岳阳楼区本地需求和发展实际人才计划,开展“巴陵人才工程”、“四海揽才”等行动,鼓励引进管理营销、研发设计、创意工程师、专业技术等各类人才队伍,积极开展海外人才招引。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提高人事代理、社会保险代理、企业用工登记、出入境和子女入学等服务水平,完善人才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技能培训等资助制度,满足人才发展需求。

加快开展“项目式”育才。充分发挥区内院校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引导企业与院校开展定向合作培训,加快培养一大批面向本土的复合型、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发挥奇家岭大学城现代化、开放式职业教育优势,实施中非人才合作双向培训工程,建设面向中非合作的商学院、技能学院,培养对非国际化的高级经贸人才和相关领域的创新性人才。针对大众创业活动不同阶段特点,开展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新型培训活动。

第二节 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健全产学研用合作体系。以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研发为转介、以产业化和市场化生产应用为出口,促进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构建全链条式创新产业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设立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推动龙头企业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活动、优秀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积极发展市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

提升产学研合作载体建设水平。谋划布局产学研孵化基地、人才柔性交流等项目,推动科技创新与高端人才一体化发展。集聚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水平产学研合作研发机构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培育形成产业特色鲜明、规模集聚效应显著、创新能力突出、创新服务链完善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密集区。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建设,主动承接长沙、武汉等地创新资源溢出效应,引导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与岳阳楼区联合建立具有专业队伍、实体化运作的技术转移机构,构建便捷高效的创新资源获取渠道。

第三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小微企业等梯队培育,实现“保存量、挖增量、提质量”。优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形成以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骨干的创新梯队。持续实施“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积极开展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全过程的创新服务,加快推动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转变,引导推动一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后备企业。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推动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千方百计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着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专利数量与质量“双提升”计划,鼓励企业积极建设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成果中试基地,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先进创新成果。

第四节 激发激活全民创业热情

着力实施“创业巴陵”行动。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创新优势,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众创平台,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聚集、开放和共享,加快构建“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实施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创新要素服务市场,创新科技服务自助模式。实施创业文化营造工程,大力营造城市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致力构建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差别化引导不同群体创业,支持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再创业,开展产业孵化和新业态创新。

扶持发展高品质众创空间。以湖南理工学院等创业创新策源地为主要节点,以学院路为主要联系轴线,以岳磁旧厂房、高校周边农居房等低成本空间载体为主体,构建环高校创新创业带,建设奇家岭创新创业走廊。加快布局大学生创业创新孵化基地、软件产业园、返乡人员创业园、人才培训基地等创新创业载体。通过市场化方式持续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打造创新经济发展新引擎。

第五节 优化创新创业氛围环境

建设创新创业创投创富的服务体系。鼓励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合作投向创新企业和创新机构,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创新企业的投资支持力度,构建集总部办公、创投资本、创业孵化、猎头服务、国际交流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探索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探索建立领军人才企业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首用制度。建设以技术信息发布、技术交易、技术转让、知识产权服务、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技术市场,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实施知识产权护航工程,全面加强执法维权体系建设,探索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三合一”改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知识产权产业化和商用化,加快专利密集型、商标密集型、版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实施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谋划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强化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扶持政策,以政策红利激发推动买足球的软件科技企业“小升高”。深化科技评价与奖励制度改革,赋予科技企业和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自主权、决定权。持续开展优质初创企业、优秀个体工商户、“十佳创业青年”“十佳创业巾帼”评选活动,推动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良好氛围。完善人才奖励荣誉制度,探索设立以表彰人才和科技项目为主的相关奖项,积极开展优秀人才系列宣传。


第十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打造现代化治理示范

第一节 建设法治诚信城区

推进多领域依法治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完善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等责任制度,加快构建法治政府。完善行政管理方式,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积极谋划、深入开展“八五”普法规划,建立健全“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工作责任制,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自觉。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推进公司律师制度建设,加强法律风险评估,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加强司法公正保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公正司法,推进严格司法,增强司法执法的权威性。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探索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落实终审和诉讼终结制度,实行诉访分离,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构建开放、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加强对司法机关具体执法活动流程监督,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完善办案责任制,健全司法工作规范和司法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司法干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公正执法能力。

积极促进社会诚信建设。落实国家、省、市买足球的软件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建设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加强各类诚信主体建设,促进权力阳光下运行,提高行政运作效率,切实加强政务诚信。鼓励企业把诚信经营纳入发展战略,引导和推动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倡导社会公民的诚信行为,加强个人诚信建设。加强社会组织诚信建设,增强社会组织依法自治能力和行业自律。聚焦市场主体,进一步落实新型监管机制,用好事前信用承诺,加强事中分类监管,完善事后奖惩机制,做好失信主体信用修复工作。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信用市场和信用中介机构。健全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系统,强化信用分类、分级和联动监管。

第二节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平安楼区”创建,建立重点领域矛盾治理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推动“三无”单位创建,扎实开展涉疫矛盾纠纷排查管控,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加大社会治安巡防力度,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围绕人民群众办事服务的难点堵点,完善市民建议信箱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物业等民生领域矛盾纠纷管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完善对社区服刑人员、戒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的救助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依法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会问题。

构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深化食品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积极推动智慧化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增强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加快优化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药品治理网络。提升安全生产预防控制水平,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控、监管、救援及责任追究体系,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洪涝、地质等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和救援能力建设,强化事前预警、事中救援和事后恢复的灾害综合处理能力。完善农村消防车道、消防水源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智慧消防应用建设,推动火灾防控、应急救援智能化,加强消防救援能力建设,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消防综合治理,完成消防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建设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局域供气网络和市政消火栓以及长江、洞庭湖沿线和城市内湖消防取水码头建设工程,构建源头减排、雨水蓄排、排涝除险的排水防涝系统和消防供水系统。加强对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等领域突发事件的监控能力,防范区域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持续开展平安校园等各类平安场所创建工作。

第三节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改革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推进城市精细化、全周期管理,推动社会治理向前端、基层延伸,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加强政府与社区互动协商体系建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完善“大城管”工作机制,整合大城管办、网格化管理中心、综治中心的人、财、物(设备),完善职责功能,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权限,优化队伍配置,引进三方评价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智慧城市治理点线面结合、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城市“拆、建、控、治、管”闭环管理。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网格化”管理,大力推行“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模式,进一步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加强“智慧城管”建设,实现城市各类资源高度共享、信息化管理网络全面覆盖。

加快城市大脑建设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广应用,构建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应用集约的支撑平台,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保障。建立统一的数据汇聚和数据加工平台,确保信息资源对接、整合共享。扩大数据可视化水平及其应用,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系统的全面感知、态势预测、应急响应,推动数字化、网格化管理与社会综合治理的深度融合。


第十一章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培育高质量发展动能

第一节 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各类审批“最多跑一次”。继续梳理下沉政务服务事项至街道、社区,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一门式”改革。以简政放权、简化流程为重点,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探索企业实名登记、经营范围登记调整等试点。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做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完善定期沟通协调、重大项目协调、重大项目协调推进等服务机制,打造企业服务“绿色通道”,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最后一公里”。创新用地管理机制,加强规划引导,规范项目用地准入评估、达产验收制度,实现用地差别化管理,试行“先租赁后出让”的弹性供地制度,规范用地产权管理、分割转让管理。

第二节 完善市场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推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地。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持续清理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和违反平等产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推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氛围。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专项债券、信用贷款等形式,构筑银企信用融资平台。完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压力,简化市场准入程序。

第三节 深化社会领域改革

建设完善五个“一公里公共服务圈”。深化教育领域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探索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常态化的交流、进出和激励机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重点,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医药卫生管理、运行、投入、价格政策,实现“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推进医药分开,落实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制度改革,实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按项目实行招标。深化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改革。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集中推出一批切口小、接地气的“小创新”“微改革”。

第四节 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

配合岳阳“双港驱动、三区联动”的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建设为依托,主动对接城陵矶、三荷机场空港经济区,高水平搭建与国际贸易、投资关联的开放型商务载体。以青年东路北侧地段电子商务产业园、胥家桥—洛王商业物流综合体为主要核心载体,建设跨境电商创业创新中心、产业协作中心和服务资源中心。整合各类展会资源,建设岳阳楼区国际会展中心。积极组团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依托“湘欧快线”,在东茅岭、花板桥商圈板块,争取与岳阳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监管互通、政策联动,建设岳阳进口商品集散展示中心。

第五节 主动参与国际大循环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巩固扩大美国、日韩、东南亚等传统市场,加大非洲、拉美、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开拓力度。落实国家扩大开放、放宽市场准入等政策,推动服务业和科技创新领域开放,鼓励外资在岳阳楼区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加大外商投资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技术贸易、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鼓励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积极承办沿江沿湖特色文化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打响岳阳旅游品牌,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

第六节 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

依托岳阳门户枢纽地位,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联系,在文旅、美食、康养、会展、技术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转移、科技创新、市场开拓、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全面推进与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在基础设施、要素资源、产业平台、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加快建设岳阳籍回流创业产业园。加强与周边地区在交通设施互联、生态环境共治、旅游合作互惠、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对接,推动联动合作。


第十二章 完善实施保障措施,确保规划高质量完成

第一节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更好地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政策的工作机制。建设规范化的区级党校。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巡察监督利剑作用和派驻监督前哨作用,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关心群众切身利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全社会发展共识,形成共谋岳阳楼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二节 完善组织保障

成立岳阳楼区“十四五”发展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规划实施,研究审议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全面做好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展和改革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科学分解落实规划目标任务,明确各成员单位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点任务、重大项目的工作责任和工作进度,强化政策集成和部门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效率。

第三节 加强规划衔接

建立以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为支撑,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注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市级综合规划、各专项规划与市级专项规划的衔接协调,促进各类规划在总体思路、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大项目、政策取向等方面保持协调一致。围绕本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组织编制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口发展、教育事业、卫生健康、文化广电旅游、交通水利、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明确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第四节 落实项目保障

抓好重点规划项目落实,健全重点项目储备库,在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社会民生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项目,将规划的重点项目具体落实,做到竣工一批、启动一批、实施一批,作为实现“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现实抓手。围绕重点领域、区域及政策导向,完善重大项目储备、投融资与目标责任等体制机制,实行重点项目工作责任制度,实施考评奖惩激励制度,保证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和安全。

第五节 促进社会参与

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加强规划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健全政府与企业、居民的沟通和交流机制。建立发布机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群众社团作用,多渠道加强社会监督,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和透明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民族宗教界人士作用。积极运用市民论坛、政策咨询、学术研讨及各类新媒体宣传等方式方法,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第六节 强化监督评估

完善规划指标监测、评估制度,定期开展专项工作监测评价,建立定期报告和定期例会制度,灵活高效解决问题。实施规划落实责任制,强化规划实施的动态跟踪管理,定期分析执行情况,开展年度跟踪监测、中期评估和期末全面评估。制定专项规划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细化任务分解,将重点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并纳入区委、区政府目标管理。完善政府重大决策事项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制度,及时汇报、通报规划执行情况,充分听取人大、政协的意见和建议。